养老金首年投资收益高低之辩:万亿级投资“画饼”难充饥
被称为人们“养命钱”的养老金入市投资首年成绩单出炉在即,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将见分晓。在1月3日召开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式暨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研讨会上,人社部基金监管局副司长汤晓莉透露,在养老金入市投资首年,被委托运营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相对谨慎,采取了审慎的投资原则,没有大量投资股票市场,从目前的财务报告来看,截至去年底,收益率达到或超过5%不成问题。不过,汤晓莉也表示,这一金额虽然与我国4万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总结余相比还是较少的,距离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万亿元级别也还有差距,但这仍然是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开源节流的重要举措。
首张成绩单“暗藏玄机”
“长期以来,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国有银行和购买国债。十余年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只略高于2%,不仅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收益率都低于同期通胀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
那么5%左右的首年投资收益到底是高是低?能否帮助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缓解未来的巨大收支缺口呢?
“整体来看,养老金委托投资首年,收益率超过了通胀率、银行储蓄利率和国债利率,算是实现了较好的绝对收益。”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表示。
然而,汤晓莉表示,目前,委托投资省份对于5%的收益率并不满意。也有社保领域资深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衡量养老金投资收益是否理想更重要的是要衡量相对收益,即与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等类似的基金对比。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8.37%。“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上述3只基金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应该是养老金>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上述资深专家表示,企业年金收益垫底主要是因为这项基金的投资选择权在企业而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因此企业为保证绝对收益大多会选择相对保守的投资方式,而养老金风险容忍度相对高,未来收益率增长潜力更大。
万亿级投资“画饼”难充饥
实际上,就在去年人们还沉浸在养老金终于能入市的兴奋中时,人社部公布的首批仅数千亿元规模的委托资金着实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9个省份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合同,委托金额4300亿元,此外,目前西藏、甘肃、浙江、江苏也打算委托投资运营,增加的投资金额约为1500亿元。”汤晓莉直言,这一金额和我国4万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总结余相比还是较少的。
根据汤晓莉的描述,未来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然而,以首年养老金委托投资归集情况、各地结余情况以及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进展来看,这一目标可能短期内难以实现,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上述专家直言。
根据《报告》测算,今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支付月数为15.9个,到2020年将下降至14.7个,而2022年将进一步减少到13.3个。各省制度运行情况差异较大,预计今年基金可支付月数在基准线与警戒线之间(3-9个月)的和在警戒线之下(不足3个月)的省份均有6个。业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地方连养老金“自给自足”都不一定能实现,更别提拿出资金委托投资了。
充实养老金的治本之策
“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无外乎开源、节流。”汤晓莉表示。
对于“开源”的手段,除了目前已经启动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资外,汤晓莉还提到了近期确定加入投资行列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汤晓莉透露,目前人社部正与财政部共同制定文件确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如该基金目前每年缴费基数不变,年化投资收益率如果从3%提升到5%,相当于增加了3.2个百分点的缴费比率。
而对于充实养老金的根本途径之一,即本质上的全国统筹,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门有“伤筋动骨”或“以稳为主”两条改革路径。上述权威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业界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改革的思路中,一种是一步到位地实现统收统支的全国统筹,第二种是渐进地先建调剂基金再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比如现在让部分缴费低、基金结余多的地区每年上缴一定比例,再调剂给缴费高、基金结余有限甚至收不抵支的地区,最终过渡到全国统一。齐传钧坦言,后者确实是相对现实、易操作的途径,而人社部的表态也印证了我国将采取“从易到难”这个改革方向。不过,也有专家提醒称,参考部分省份建立资金池的做法形成现阶段所谓的“全国统筹”很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公平,新政推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国家部门是否强势、执行力是否到位。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创业探索/阅读:20 -
2013 年度科技人物:Elon Musk
创业探索/阅读:15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