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打破刚性兑付”道路阻且长

美丽说/2017-11-24/ 分类:创业探索/阅读: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金融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中最让业者牵挂的,无疑是“打破刚性兑付”。 对此,大多数资产管理机构都表示欢迎。一方面,打破刚性兑付是要求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 ...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金融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中最让业者牵挂的,无疑是“打破刚性兑付”。

  对此,大多数资产管理机构都表示欢迎。一方面,打破刚性兑付是要求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就要认清管理机构,了解自己所投资的产品。认不清,出事了,后果自担,问题通过法院和仲裁解决;另一方面,打破刚兑会让代客理财进入良性竞争,优胜劣汰,让那些靠与投资能力无关的因素搞竞争的“庞氏骗局”无处遁形。

  可以预计,在资管新规正式颁布实施后,在有限的理财资金下,行业竞争会加剧,但专业化会进一步体现出来。这符合利用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导向。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资管行业,包括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资管产品同质化严重,哪家也不敢贸然率先打破刚兑,因为市场份额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抢回来”。可以预见,打破刚兑要靠机构、客户、市场慢慢消化和形成。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所以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是因为可以通过资管业务包装将表内投资转到表外,从而规避监管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通过多个金融机构,这就产生了多层嵌套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这样就形成了一次次杠杆的叠加,无形中积累了大量信用风险,也积累了资产端的刚性兑付。但无论如何转移和嵌套,由此衍生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由提供底层资产的金融机构承担,同时会牵扯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

  从负债端来看,金融机构采用大量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从居民等手中融入资金。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石是银行系统,又以国有银行“挑大梁”,且我国从没有经历过银行倒闭事件,居民对银行体系往往过于信任。因此,居民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很容易等同于普通存款,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对相关产品的实际风险存在明显认知不足。

  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实际刚性兑付势在必行。但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之间又嵌套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某知名经济学家在11月23日公开表示,目前金融去杠杆已经处理了大约1.5万亿的资产,这部分都是没有浮亏的、好处理的资产。剩下来的规模宏大的、处于浮亏状态的资产怎么处置就是一场博弈。“金融去杠杆永远在路上。”他认为。

  可见,“打破刚性兑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市场参与者更多的耐心。正如上述经济学家所言,打破刚兑、金融去杠杆的过程就像煮面条,面条下锅不可能一下煮熟,看锅开了,面条没熟就再加点水……最终把面煮熟。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