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花呗套现提现纷纷上调派件费京东白条套现快递费会涨价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级地震。
它是拥有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大桥,隧道全长6.7公里,全部采用沉箱预制搭建。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建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10月23日上午,被誉为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从此,一桥跨越伶仃洋,珠海、澳门与香港实现了陆路连接。
潜心准备多年的超级工程
2003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三地政府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
经过6年多的前期论证,2009年10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进入实施阶段。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桥梁人已经摩拳擦掌,潜心准备了多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要把一座桥建好,很难”。
“当时国内好多地方还没有桥,先要‘保通’,发展经济。但那个时候钱少、技术落后,所以大家因陋就简,先修通,也没办法追求长寿命、高品质,甚至很多地方不具备条件就上马,出现了垮塌等问题。”苏权科说,这给桥梁人压力很大。
发展的迫切需求,促使桥梁人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苏权科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美国,带回来的行李箱里装了很多国内没见过的钢筋头、连接件等“高科技”产品。而这超重的行李就是那时我国与世界先进造桥技术之间的差距。
经过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积累,中国的造桥技术、建筑材料、施工管理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建一座高品质、长寿命的桥,给中国人增光。
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创新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以前这种跨海大型工程,特别是桥梁、隧道、人工岛组合的跨海集群工程中的技术我们国家没有。”苏权科告诉记者,“外海建隧道的技术、建人工岛的技术,我们以前并不掌握。尤其是珠江口要求比较苛刻,包括环保、航运等方面要求很高。”
要把这么一座桥建起来,需要我们自己开发关键技术。
苏权科表示,“最大的挑战是跨海集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还有关键材料,包括密封材料、耐久材料,我们都没有,一些装备我们也没有,比如水下对接装备、起吊装备。外海施工的安全压力、环保压力很大,还有三地合作,管理上也有很多挑战”。
超级工程背后必定有超级创新。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比喻:“33节沉管,装上去,对接好,难度就像连续33次考上清华,甚至还要更高。”
“有些技术国际上都没有,必须进行自主创新;还有些技术国外有,但是对我们封锁,正好集国家之力,通过产学研结合,来搞一回‘争气’的跨海工程。”苏权科说。
一桥跨越伶仃洋
在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建造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需要跨越三地,其中技术之难、协调之难可想而知。
苏权科透露,在工程开始前,他们已经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预研究和初步判断,能够解决才开始进入建设阶段,并开展深入研究逐步把问题从实验室研究出来,在现场进行模型试验、工业试验,证明可行,再用到工程中去。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2017年12月31日,主体工程完成;2018年2月6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
用了整整15年时间,“苏权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办法、搞创新。
“结合国家装备开发能力,正好工程提出需求,大家积极性很高,一起来研究。”苏权科说,“在类似工程中,核心技术、核心装备,以及一些关键材料、关键工法,包括相应的标准、设计、检验方法和管理,我们都具备了。”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创业探索/阅读:20 -
2013 年度科技人物:Elon Musk
创业探索/阅读:15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