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

美丽说/2017-11-17/ 分类:互联信息/阅读:
中华PE: 企业积极参与学前教育 问题不少还需定位清晰 近日,多起虐童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公众对学前教育行业规范性的探讨。而千亿级的市场规模也引发了资本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竞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学前教育板块(涵盖亲子 ...

中华PE:

 企业积极参与学前教育 问题不少还需定位清晰

近日,多起虐童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公众对学前教育行业规范性的探讨。而千亿级的市场规模也引发了资本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竞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学前教育板块(涵盖亲子园类的幼儿托管、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针对3-6岁儿童的幼儿教育)。上市公司学前教育业务中,包括实体线下幼儿园、亲子园、幼教节目、线上幼教教学信息化平台等业务。在涉足学前教育的国内上市公司中,A股上市的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美股上市的红黄蓝教育业务规模较大。在受资本追捧的同时,行业内人才资源短缺、加盟管理不善等问题也随之暴露,有的上市公司旗下幼儿园甚至被曝出过虐童事件。

学前教育是目前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涉及千家万户利益,也极为敏感。从大处说,学前教育的宏观规划和相关立法,还不是十分清楚,还处于大发展的“初级阶段”。比如,是否应该享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待遇”,或是部分享有这种待遇?学前教育开发的主体,是国有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现在看,企业包括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开发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学前教育师资的资质问题、待遇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也没有权威的标准;收费更是云里雾里,不知如何是好。最重要的还是基本定位,有关部门应该对学前教育如何定位尽早给出答案,特别是是否应该有类似义务教育的要求,这是明确参与主体的重要前提。毕竟,学前教育不是一般的商业行为,而是需要负广泛社会责任的工作。最近暴露的诸多学前教育问题,根本解决需要从体制和基本政策上入手。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 靠会计“扭亏”损害投资者

每逢年末,一些上市公司便会突击进行重大交易或会计处理调整,借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以至退市。今年也不例外,在三季报披露截止后,一些公司便开始行动起来。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所有66家*ST公司中,有28家处于亏损状态。另外,还有近10家公司净利润仅有不足1000万元,在四季度随时有可能变成亏损的状况,这些公司都有着强烈的保壳诉求。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年监管层将严格监管年末突击调节公司利润的情形,“保壳”将被严厉打击。10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讲到,如果上市公司利用缺乏商业实质的资产出售、突击性债务重组等特定交易制造利润,通过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人为价值量调整等方式操纵利润,甚至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还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扭曲资本市场正常的定价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功能,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对此需要从严监管。

保壳、卖壳和炒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观。本来不名一文、甚至是负资产的“壳”,由于上市机会是极度短缺商品,被市场推到不应有的高度。在这个利益链中,第一位当然是保壳,如果壳被“没收”,其他利益无从谈起。为此,相关公司保壳可谓拼尽全力,千方百计。大致看有几种,如出售资产,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等等。总而言之,是上市公司在经营方面并无实质性的改善,而是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迅速改变报表。比较而言,资产出售动作明显,容易被市场关注到,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则是相对隐蔽的一种手法,因此也是监管层高度关注的领域。只有从根本入手,严格监察亏损公司“扭亏为盈”的真实途径,将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暴露在市场之下,并对弄虚作假者严厉惩罚,才能改变“壳资源”在市场上的不正常状态。

  解禁套现巨大利益难挡跌破发行价难撼“原始股”

9只次新银行股第一批首发限售股正陆续上市流通,本周轮到了体量最大的上海银行。上海银行503亿元的解禁市值占本周解禁规模超过六成,本周过后还有吴江银行、张家港银行将陆续解禁。上海银行11月16日有29.26亿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4.49%,是解禁前公司流通股的3.75倍,为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解禁涉及的股东数量庞大,多达34649名,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容小觑。也正因为解禁大山压顶,上海银行股价近期深陷调整。上海银行发行价为17.77元,16日解禁当日股票跌停,收于15.41元,已跌破发行价。

如何看待次新股解禁,以及由此产生的调整疑虑?这是个难题,也是个敏感话题。解禁之后获利套现,应该是大部分投资者的基本心态,“不图黎明谁早起”,对于逐利动机,大可不必站在道德高地予以鄙视。但是如上所述,因为解禁大山压顶,上海银行股价近期深陷调整,发行价为17.77元,16日解禁当日跌停,股价仅15.41元,已跌破发行价。不过,跌破发行价只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更为担心的问题,多数以原始股价格介入的投资者,恐怕不太在乎跌破发行价,只要能卖,就会大赚,这股风气一来,市场上会形成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恶性循环。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言,当然希望股东们相对稳定持股,特别是大股东,保持持股稳定性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当然,良好的心愿还需要制度保障,这需要监管层在制度设计方面更加周全。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 大市慢升融资暴涨待平衡

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A股共计有912家次上市公司通过IPO、增发等各种方式进行了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39万亿元。A股2017年直接融资市场又出现了些许变化和新趋势。随着A股IPO提速常态化趋势的持续,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IPO募资金额,均在今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两市今年共有391家首发企业获得IPO审核通过,且募资总金额达到近2005亿元。去年全年,这两项数据则分别为227家和1496亿元。尽管2017年还未结束,但今年通过IPO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融资规模也仅次于2010年和2011年的4885亿元与2809.69亿元,在历年中暂时排在第三位。

IPO规模究竟应不应该与市场走势挂钩?这是资本市场人们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过往一些管理人士的表态看,似乎不太赞同二者有密切联系,IPO该进行就进行,不能受大市影响。今年的大市表现,可以说是不温不火,但缓慢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从沪指2700点左右,到如今的3400点上下,中间虽然有波动,缓步上升是大趋势。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可以用“大干快上”来形容,如此数量和融资规模,在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多见。或者说,大市的缓步慢行,并不影响IPO的如火如荼。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既受到资金面供需的影响,也被信心强弱所左右。总体看,资金仍较充裕、对市场未来信心依然强盛是市场的主要方面,因而,IPO规模虽然扩张较快,虽然高于资本市场市值增长速度,但还在被广泛接受的范围内,因而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市场走向就很难说了。

 
TAG:
阅读: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