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地方戏搭载快手唱向全国
还记得鲁迅喜爱的社戏吗?鲁迅笔下年节时才有的地方风俗戏,我居然在快手上看到了。像社戏一样的诸多地方戏剧年俗在这个春节又有了村庄以外的新舞台和新观众,地方戏演员和观众通过快手短视频把原来只在村庄里展示表演的年俗活动在这个春节播向了全国全世界。
如果说扭秧歌是我国北方庆祝春节的大众民俗活动,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秧歌以外的春节民俗活动呢?打开快手你会发现,里面除了有包含地方曲艺戏种的社戏,还有包含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多种地方艺术形式的社火,还有青海的锅庄、福建的游神,兰州的太平鼓、贵州的丢卣卣抹黑脸……
春节狂欢——社火
春节期间,快手用户新上传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社火活动。其中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峁堡村的社火敬神,仿佛让人看到了远古祭祀的场景。
其实,社火也的确起源于中国上古的祭祀活动,后来才演变成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过年巡游——游神
春节期间,身在福建的快手用户上传了很多“神像游街”的视频。一直身在北方的我通过快手了解到,原来我国还有一种相当古老的年俗叫“游神”。
这是其中一个用户拍摄下的福建潭头霞江游神的欢乐场面。
游神,或称圣驾巡游、迎佛、抬佛、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人们在喜庆节日里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把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平安。游行沿途有神偶、舞狮、舞龙、踩高跷、电子花车、地方戏曲及乐队演奏等艺阵表演。
游神是福州民间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纵观福州闽侯、连江、亭江、长乐等各地的游神风俗,各有特色,相互区别,彼此关联;又与莆田、闽南、台湾地区的“妈祖绕境”,龙岩姑田“游大龙”等一些活动具有相似之处。游神具有浓烈的道教色彩。农历正月的十五左右,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震鼓贺年——太平鼓
快手上的太平鼓视频有很多,除了普遍由河北用户上传的太平鼓视频,还有甘肃用户上传的兰州太平鼓视频。
太平鼓亦称腊鼓,中国民间岁时娱乐习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区。唐时已有,本为乐舞,后用为腊鼓。宋代称为打断。民间改名太平鼓,于新年花会中演出,以祈太平。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载舞迎新——锅庄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藏语意为圆圈歌舞。在快手上,用户们春节期间新上传了很多来自青海的锅庄舞,也有来自西藏和四川藏区的锅庄舞。男男女女围成一圈,边歌边舞,充满喜庆气氛。锅庄舞和西藏早期的盟誓活动有关,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抹黑”送福——丢卣卣 抹黑脸
在很早以前,侗族青年男子表达对曾心仪女子的爱慕以及不能与之结合的遗憾时,一般会体现在丢卣卣中。男子将盛放着食品等礼物的卣卣丢给女方,女方以锅中紫米作为回礼时顺势将锅底烟灰抹到男方脸上。男方脸上的烟灰越多,则表示女方对他的爱意越深。
如今,丢卣卣已演变为一种大家都可参与的娱乐活动。春节期间,贵州广西等地的用户除了上传侗族大歌,也上传了一些丢卣卣的活动场景。大家相互追赶,涂抹锅烟灰,既表达爱慕,也表达节日祝福。
年节曲艺——社戏
社戏,是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活动一般在春节等传统节日中进行。鲁迅曾对社戏有过生动的描写。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在绍兴过春节,所以也就不可能领略到鲁迅笔下社戏的魅力了。没想到这种不可能在快手上实现了,春节期间,快手用户上传了各自家乡不同韵味的社戏。
社戏在全国各地都有,因不同地方的习俗不同,以及当地流行的戏艺形式不同,而略有差异,例如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
绍兴社戏以传统绍剧、越剧为主,还有绍兴莲花落,的笃板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绍剧原是文戏多,不过为了迎合观众爱热闹的心理,加了不少杂耍和打斗场面,拉长了情节。
节日欢庆——草帽舞
作为白族的代表舞蹈,白族人过春节怎能离得了草帽舞呢!草帽舞是白族青年人最爱跳的舞蹈。草帽,既是白族人的生活用具,也是白族人的装饰品。人们在日常劳动或参加节日活动时都要戴上草帽防晒或取下草帽扇凉,根据这一习惯,人们逐渐发展、变化出十多种舞动草帽的动作,同时还用草帽拍击脚部,变化出“单脚跳拍”、“双脚跳拍” 等舞姿和技巧。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