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2020年达119.33
美丽说/2021-12-23/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19.33,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3.22点。其中,绿色发展指数、创新发展指数、共享发展指数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三个分指数分别为140.81、131.87、133.78,协调发展指 ...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19.33,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3.22点。其中,绿色发展指数、创新发展指数、共享发展指数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三个分指数分别为140.81、131.87、133.78,协调发展指数和开放发展指数分别为114.52和75.69。
具体来看,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增势强劲,2020年为131.87,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31点。伴随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京津冀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质量稳步提升。
在创新投入方面,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4年的3.48%升高到2020年的3.99%,提高0.51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之比由2014年的4.46∶3.52∶1(以河北为1,下同)变为2020年的3.68∶1.97∶1,河北与京、津的差距有所缩小。在创新产出方面,2020年区域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件,比2014年增长2.2倍;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4年的358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987.8亿元,增长1.2倍。在创新效率方面,2020年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的专利授权量为 95.8件,比2014年增长61.8%。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20年为114.52,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2.42点。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呈现积极变化。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城市群空间联系日益密切,2020年区域联系强度[1]比2014年增长27%。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随着京津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三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城乡收入比由2014年的2.57:1(以农村收入为1,下同)缩小至2020年的2.51:1,河北由2014年的2.37:1缩小至2020年的2.26:1。
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指数快速提升,2020年为140.81,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6.8点。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明显。
在节能减排方面,区域能耗持续下降,2020年京津冀三地单位GDP能耗分别比2014年下降28.7%、25.0%和26.1%(按可比价格计算)。在空气质量方面,区域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9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1.0%;区域内13个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为72.4%,比2014年提升30个百分点。在绿色投资方面,2020年区域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2%,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京津冀区域开放发展指数受近年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呈波动变化,2020年为75.69,比2014年降低24.31点。其中,对外经贸及旅游受影响较为明显。
在对外经贸方面,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7.8亿美元,下降30.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38.0亿元,增长16.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0%,下降3.5个百分点。在人员往来方面,2020年区域国内外游客人数比2014年下降3%。
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呈较快上升趋势,2020年为133.78,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点。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拉动作用明显。
在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快速增加,2020年为2014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之比从2014年2.84∶2.40∶1缩小至2020年的2.49∶1.60∶1;区域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2014年的5.9人增加至2020年的8.5人。在基础设施共建方面,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由2014年的367.6公里/万平方千米提高至2020年的474.6公里/万平方千米,增长29.1%。在教育质量方面,2020年区域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为21.5%,比2014年提升5.5个百分点。在社会保障方面,2020年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65.2万人,比2014年增长16.9%。
具体来看,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增势强劲,2020年为131.87,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31点。伴随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京津冀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质量稳步提升。
在创新投入方面,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4年的3.48%升高到2020年的3.99%,提高0.51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之比由2014年的4.46∶3.52∶1(以河北为1,下同)变为2020年的3.68∶1.97∶1,河北与京、津的差距有所缩小。在创新产出方面,2020年区域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件,比2014年增长2.2倍;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4年的358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987.8亿元,增长1.2倍。在创新效率方面,2020年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的专利授权量为 95.8件,比2014年增长61.8%。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20年为114.52,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2.42点。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呈现积极变化。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城市群空间联系日益密切,2020年区域联系强度[1]比2014年增长27%。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随着京津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三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城乡收入比由2014年的2.57:1(以农村收入为1,下同)缩小至2020年的2.51:1,河北由2014年的2.37:1缩小至2020年的2.26:1。
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指数快速提升,2020年为140.81,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6.8点。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明显。
在节能减排方面,区域能耗持续下降,2020年京津冀三地单位GDP能耗分别比2014年下降28.7%、25.0%和26.1%(按可比价格计算)。在空气质量方面,区域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9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1.0%;区域内13个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为72.4%,比2014年提升30个百分点。在绿色投资方面,2020年区域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2%,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京津冀区域开放发展指数受近年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呈波动变化,2020年为75.69,比2014年降低24.31点。其中,对外经贸及旅游受影响较为明显。
在对外经贸方面,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7.8亿美元,下降30.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38.0亿元,增长16.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0%,下降3.5个百分点。在人员往来方面,2020年区域国内外游客人数比2014年下降3%。
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呈较快上升趋势,2020年为133.78,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点。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拉动作用明显。
在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快速增加,2020年为2014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之比从2014年2.84∶2.40∶1缩小至2020年的2.49∶1.60∶1;区域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2014年的5.9人增加至2020年的8.5人。在基础设施共建方面,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由2014年的367.6公里/万平方千米提高至2020年的474.6公里/万平方千米,增长29.1%。在教育质量方面,2020年区域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为21.5%,比2014年提升5.5个百分点。在社会保障方面,2020年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65.2万人,比2014年增长16.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拜登政府就供应链问题召开会议:此次重点是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