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美丽说/2018-03-27/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三月,春回大地,从北到南,各地农民开始忙于春耕。不过,对于黑龙江省逊克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侯宝柱来说,今年春耕遇到了一个困难,“化肥涨价了,涨得还比较厉害 ...
春耕遭遇“肥贵” 种粮大户犯愁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三月,春回大地,从北到南,各地农民开始忙于春耕。不过,对于黑龙江省逊克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侯宝柱来说,今年春耕遇到了一个困难,“化肥涨价了,涨得还比较厉害!”同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哈屯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说,化肥不仅价格上涨,供应也比前两年紧张,由于合作社用肥量大,购买需要提前预定,今年种粮成本明显上涨。记者在黑龙江、湖南、湖北、重庆等地采访了解到,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出现“肥贵”现象。局部地区化肥库存紧张,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春耕化肥供给呈现结构性供应偏紧态势。
业内人士建议,化肥涨价增加了农民种植成本,建议短期以保供应稳价格为目标,确保春耕顺利展开,适时投放国家淡季商业储备化肥,同时开辟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仍要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健全金融支农体系,为企业和种植大户“输血造血”。
多地春耕遇“肥贵” 种粮效益引人忧
“今年化肥价格怎么涨得这么厉害,也没见粮食价格涨多少。”种粮大户李明有点纳闷,走了几家化肥店啥也没买,“再等等吧,过几天要是还这样,到时不管啥价,都得买”。
春耕时节,黑龙江孙吴县农资一条街的农资店陆续营业了,种粮大户李明走了一圈,发现今年的化肥价格相比去年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个磷酸二铵多少钱一吨?”“3200元。”“尿素呢?”“2100元。”李明对比去年的价格发现,二铵每吨涨了300多元,尿素涨了400元左右。
王跃龙告诉记者,往年都是秋季购买来年用的化肥,可是去年秋季却没有预定上。王跃龙说,从去年秋季化肥价格就出现大幅上涨,合作社用肥量大,往年都是直接和山东、贵州等地化肥厂家联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节省一部分成本,可去年和厂家联系时,价高不说,还没有货。
“以前这个时候化肥都堆满了仓库,今年还没订上,眼看就要春耕了,过几天,再贵也得买。”王跃龙算了一笔账,仅一袋50公斤的尿素,就比去年涨了10元钱,合作社有6万多亩地,化肥成本比去年增加了近20万。
在“鱼米之乡”洞庭湖平原上,化肥价格上涨也引发了种粮大户们的担忧。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种粮大户姜林今年种了300多亩水稻,“这两天算了一下,按这个价格买农资,种粮成本起码要多二十多元一亩,本身每亩利润就不高,今年粮价后期预期还不太看好,真是很担心。”他告诉记者,虽然有猪粪、有绿肥,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一是肥力毕竟不如化肥见效快,二是运送粪便、绿肥也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也高。
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江西等省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化肥价格上涨的困扰。杨永智是湖北省监利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合作社总共种植了3000多亩耕地。时值春耕,合作社育秧工厂已经一片繁忙,对化肥的需求量也逐日增加。“一吨尿素每吨比去年涨了600元,复合肥每吨也涨了200到300元。粗略计算,每亩成本要增加10多元接近20元。不仅化肥,农药也普遍涨了15%。”杨永智说。
多名业内人士介绍说,受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地化肥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尽管中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化肥价格保持稳定,但随着用肥季节的临近,化肥价格又进行了新一轮上涨。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2018年全国全部口径的化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00万吨。总之,春耕期间还是处于偏紧的状态,省一级企业库存相对比较充足,基层库存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货源总体很紧张。
多重因素相叠加
供应偏紧价格涨
价格高、总量少,问题还是出现在供需关系上。记者走访了生产、供销企业,各方认为,政策优惠逐步取消、相关行业出清影响待消化,是导致本轮化肥价量异动的根本原因。
去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下,影响我国化肥市场的因素均出现新变化。受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化肥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化肥产量同比减少。此外,2017年,我国在2+26个城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日益突出,“气荒”导致西南省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大范围停产。
李殿平介绍称,环保高压态势的常态化,也将进一步促成行业产能的整合,并在一定时期影响企业开工率。
东北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邹兰兰认为,2016年-2017年上半年,我国化肥开工率几乎都达到了近年低位,尤其是尿素、复合肥在2016年四季度开工率均低于 50%,创下新低。同时,化肥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及产业整合效应显现,随着改革深入,行业供给收缩,也在短期内对价格带来影响。
来自农资流通协会的监测显示,山东省复合肥开工率还不高,湖南和江西本地没有尿素生产企业,需从西南等地调入资源。同时,由于气头企业开工率较低,存在货源紧张情况。
化肥行业龙头、A股上市公司柳州化工年报中披露,2017年,化工化肥行业“运、电、气、税”四个方面优惠政策的取消、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带来成本上升。2018年,广西环保税征收提高了征收标准,废水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2.8元,废气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1.8元。按公司2017年排放情况测算,费改税后,每年约增加排污成本110万元左右。该公司化肥业务属于氮肥行业,主导产品为尿素,也是本轮化肥供应的主要紧俏产品,受煤炭等上游行业出清整合政策影响,自2016年下半年至今,煤炭价格上涨导致尿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化肥企业减产检修较多,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降至近年新低。
而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也让一些化工、化肥配套企业融资“青黄不接”。深交所挂牌企业天沃科技公告称,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明朗,多个大型化工项目环评受阻推进缓慢,化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影响景气度下降,直接导致该公司配套的大型化工项目的募投项目停滞。
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江西等部分地区出现批发价和零售价倒挂现象。此外,化肥产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尿素为例,100元收入中仅有几块钱的毛利润。”李殿平认为,行业普遍叫苦的低利润化将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赊销减少、价格波动让种植大户雪上加霜。湖北、湖南等地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因为化肥行情波动,基层经销商的赊销减少很多,加之他们又贷不到款,一些大户至今没有备肥。杨永智说:“以前每年都有几百吨的冬储,今年一粒肥也没有储备。我知道价格肯定还会涨,但是没有钱。几个银行累计授信了500多万,真正贷到手的只有30万。”
投放淡储稳价格
适时进口增供应
为应对当前和即将到来的春耕高峰,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保证供给、稳定价格。在局部地区,集中用肥、运力紧张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价格阶段性上涨的情况,但由于淡储的保障,应能及时平抑价格。
据农资流通协会介绍,去年我国淡季商业储备化肥仅有450万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科学研判和支持下,2018年追加了550万淡储计划,且分为两批进行落实。李殿平认为,有了这些储备,今年春耕保供整体可期,但是投放时机要灵活、科学选择,以发挥淡季储备最大的保供稳价功能。
其次,基层不储肥呈常态化趋势,省级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应发挥“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湖南新三湘农资公司董事长聂志军表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矛盾,保障春耕化肥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基层经销商基本不储肥的现状下,化肥淡储确实能发挥化肥市场的“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作为在湖南这样基本依靠外调的省份,如果没有淡季储备政策或者淡季储备不足,仅仅依靠春耕生产时的化肥调运明显不够。
第三,适当开辟化肥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据介绍,为了保障国内即将启动的春耕用肥需求,在国内尿素市场货紧价扬的形势下,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月14日从巴林进口了4万吨大颗粒尿素,货轮在广东麻涌港顺利靠泊。2月15日,第一批尿素完成卸载灌包。
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时隔15年再次重返国际尿素市场,第一次整船进口尿素到国内。李殿平说,这是探索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交互调剂,来改变国内阶段性供应不足、保障国内化肥平稳供应的有益尝试。
此外,提供运力保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入市。化肥生产出来还要运输到各基层网点,化肥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和铁运。聂志军等人建议协调航运、铁路运输企业在春耕备肥期间优先支持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输需要。
业内呼吁,在行情高涨的春耕期间,防止假化肥、假农资流入市场,出现坑农害农的事情,希望相关部门采取农业执法大队定期全面检查方式,杜绝假冒农资流入市场。
坚定供给侧改革
破解金融支农难
针对我国化肥市场较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有关人士建议,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
据农资流通协会预测,真正进入春耕用肥旺季时,随着开工率不断提升、货源不断增多,经销商甩货心态加强,化肥价格可能有所回落,但后市整体表现应较为平稳,跌幅不会超过去年。因此长期来看,化肥行情都将维持在高位运行。李殿平预计,2018年化肥价格预计将存在两个阶段:3月中旬之前,整个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坚挺状态。3月中旬到4月底,春耕后期,化肥价格会回落。去年春耕也是这个情况。
在化肥行业方面,目前中国化肥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化肥大宗产品如尿素、二铵等消费已接近极限。李殿平表示,化肥产品结构应顺应环保、绿色等产业发展趋势要求,在大力提高传统大宗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着力发展差异化、个性化、专用化产品,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加大对有机肥科研的投入力度,提升有机肥质量,尤其是加快制定有机肥标准、提高有机肥准入门槛,完善有机肥扶持政策。
湖北嘉鱼县种粮大户李明华告诉记者,由于化肥涨价和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他的合作社已经全部施用了有机肥和农家肥,生产的香稻从不愁卖。他提出,农村施用有机肥、农家肥的成本仍然不低,希望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同时,现有的有机肥生产行业存在“小散乱”的现象,肥力没有标准,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有机肥的标准,加强对有机肥市场的监管。
同样针对供给和需求两端都面临的“金融贷款难”问题,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对此表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要注意“用好存量”“创新增量”。所谓存量,即保证银行融资渠道畅通,拿出有力措施解除银行“帮贫帮困”的后顾之忧;所谓增量就是要创新农民合作金融,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严格的风控体系,探索农民金融互助机制。
聂志军等人表示,在化肥行业的供给端,在去产能过程中,通过金融政策引导融资向提质增效的企业倾斜,而不是“一刀切”都不贷款。(记者黄艳 王建 周楠 张翅)
业内建议保供应稳价格,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三月,春回大地,从北到南,各地农民开始忙于春耕。不过,对于黑龙江省逊克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侯宝柱来说,今年春耕遇到了一个困难,“化肥涨价了,涨得还比较厉害!”同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哈屯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说,化肥不仅价格上涨,供应也比前两年紧张,由于合作社用肥量大,购买需要提前预定,今年种粮成本明显上涨。记者在黑龙江、湖南、湖北、重庆等地采访了解到,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出现“肥贵”现象。局部地区化肥库存紧张,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春耕化肥供给呈现结构性供应偏紧态势。
业内人士建议,化肥涨价增加了农民种植成本,建议短期以保供应稳价格为目标,确保春耕顺利展开,适时投放国家淡季商业储备化肥,同时开辟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仍要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健全金融支农体系,为企业和种植大户“输血造血”。
多地春耕遇“肥贵” 种粮效益引人忧
“今年化肥价格怎么涨得这么厉害,也没见粮食价格涨多少。”种粮大户李明有点纳闷,走了几家化肥店啥也没买,“再等等吧,过几天要是还这样,到时不管啥价,都得买”。
春耕时节,黑龙江孙吴县农资一条街的农资店陆续营业了,种粮大户李明走了一圈,发现今年的化肥价格相比去年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个磷酸二铵多少钱一吨?”“3200元。”“尿素呢?”“2100元。”李明对比去年的价格发现,二铵每吨涨了300多元,尿素涨了400元左右。
王跃龙告诉记者,往年都是秋季购买来年用的化肥,可是去年秋季却没有预定上。王跃龙说,从去年秋季化肥价格就出现大幅上涨,合作社用肥量大,往年都是直接和山东、贵州等地化肥厂家联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节省一部分成本,可去年和厂家联系时,价高不说,还没有货。
“以前这个时候化肥都堆满了仓库,今年还没订上,眼看就要春耕了,过几天,再贵也得买。”王跃龙算了一笔账,仅一袋50公斤的尿素,就比去年涨了10元钱,合作社有6万多亩地,化肥成本比去年增加了近20万。
在“鱼米之乡”洞庭湖平原上,化肥价格上涨也引发了种粮大户们的担忧。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种粮大户姜林今年种了300多亩水稻,“这两天算了一下,按这个价格买农资,种粮成本起码要多二十多元一亩,本身每亩利润就不高,今年粮价后期预期还不太看好,真是很担心。”他告诉记者,虽然有猪粪、有绿肥,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一是肥力毕竟不如化肥见效快,二是运送粪便、绿肥也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也高。
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江西等省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化肥价格上涨的困扰。杨永智是湖北省监利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合作社总共种植了3000多亩耕地。时值春耕,合作社育秧工厂已经一片繁忙,对化肥的需求量也逐日增加。“一吨尿素每吨比去年涨了600元,复合肥每吨也涨了200到300元。粗略计算,每亩成本要增加10多元接近20元。不仅化肥,农药也普遍涨了15%。”杨永智说。
多名业内人士介绍说,受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地化肥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尽管中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化肥价格保持稳定,但随着用肥季节的临近,化肥价格又进行了新一轮上涨。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2018年全国全部口径的化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00万吨。总之,春耕期间还是处于偏紧的状态,省一级企业库存相对比较充足,基层库存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货源总体很紧张。
多重因素相叠加
供应偏紧价格涨
价格高、总量少,问题还是出现在供需关系上。记者走访了生产、供销企业,各方认为,政策优惠逐步取消、相关行业出清影响待消化,是导致本轮化肥价量异动的根本原因。
去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下,影响我国化肥市场的因素均出现新变化。受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化肥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化肥产量同比减少。此外,2017年,我国在2+26个城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日益突出,“气荒”导致西南省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大范围停产。
李殿平介绍称,环保高压态势的常态化,也将进一步促成行业产能的整合,并在一定时期影响企业开工率。
东北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邹兰兰认为,2016年-2017年上半年,我国化肥开工率几乎都达到了近年低位,尤其是尿素、复合肥在2016年四季度开工率均低于 50%,创下新低。同时,化肥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及产业整合效应显现,随着改革深入,行业供给收缩,也在短期内对价格带来影响。
来自农资流通协会的监测显示,山东省复合肥开工率还不高,湖南和江西本地没有尿素生产企业,需从西南等地调入资源。同时,由于气头企业开工率较低,存在货源紧张情况。
化肥行业龙头、A股上市公司柳州化工年报中披露,2017年,化工化肥行业“运、电、气、税”四个方面优惠政策的取消、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带来成本上升。2018年,广西环保税征收提高了征收标准,废水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2.8元,废气污染因子每当量值征税1.8元。按公司2017年排放情况测算,费改税后,每年约增加排污成本110万元左右。该公司化肥业务属于氮肥行业,主导产品为尿素,也是本轮化肥供应的主要紧俏产品,受煤炭等上游行业出清整合政策影响,自2016年下半年至今,煤炭价格上涨导致尿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化肥企业减产检修较多,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降至近年新低。
而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也让一些化工、化肥配套企业融资“青黄不接”。深交所挂牌企业天沃科技公告称,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明朗,多个大型化工项目环评受阻推进缓慢,化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影响景气度下降,直接导致该公司配套的大型化工项目的募投项目停滞。
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江西等部分地区出现批发价和零售价倒挂现象。此外,化肥产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尿素为例,100元收入中仅有几块钱的毛利润。”李殿平认为,行业普遍叫苦的低利润化将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赊销减少、价格波动让种植大户雪上加霜。湖北、湖南等地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因为化肥行情波动,基层经销商的赊销减少很多,加之他们又贷不到款,一些大户至今没有备肥。杨永智说:“以前每年都有几百吨的冬储,今年一粒肥也没有储备。我知道价格肯定还会涨,但是没有钱。几个银行累计授信了500多万,真正贷到手的只有30万。”
投放淡储稳价格
适时进口增供应
为应对当前和即将到来的春耕高峰,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保证供给、稳定价格。在局部地区,集中用肥、运力紧张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价格阶段性上涨的情况,但由于淡储的保障,应能及时平抑价格。
据农资流通协会介绍,去年我国淡季商业储备化肥仅有450万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科学研判和支持下,2018年追加了550万淡储计划,且分为两批进行落实。李殿平认为,有了这些储备,今年春耕保供整体可期,但是投放时机要灵活、科学选择,以发挥淡季储备最大的保供稳价功能。
其次,基层不储肥呈常态化趋势,省级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应发挥“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湖南新三湘农资公司董事长聂志军表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矛盾,保障春耕化肥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基层经销商基本不储肥的现状下,化肥淡储确实能发挥化肥市场的“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作为在湖南这样基本依靠外调的省份,如果没有淡季储备政策或者淡季储备不足,仅仅依靠春耕生产时的化肥调运明显不够。
第三,适当开辟化肥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据介绍,为了保障国内即将启动的春耕用肥需求,在国内尿素市场货紧价扬的形势下,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月14日从巴林进口了4万吨大颗粒尿素,货轮在广东麻涌港顺利靠泊。2月15日,第一批尿素完成卸载灌包。
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时隔15年再次重返国际尿素市场,第一次整船进口尿素到国内。李殿平说,这是探索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交互调剂,来改变国内阶段性供应不足、保障国内化肥平稳供应的有益尝试。
此外,提供运力保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入市。化肥生产出来还要运输到各基层网点,化肥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和铁运。聂志军等人建议协调航运、铁路运输企业在春耕备肥期间优先支持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输需要。
业内呼吁,在行情高涨的春耕期间,防止假化肥、假农资流入市场,出现坑农害农的事情,希望相关部门采取农业执法大队定期全面检查方式,杜绝假冒农资流入市场。
坚定供给侧改革
破解金融支农难
针对我国化肥市场较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有关人士建议,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
据农资流通协会预测,真正进入春耕用肥旺季时,随着开工率不断提升、货源不断增多,经销商甩货心态加强,化肥价格可能有所回落,但后市整体表现应较为平稳,跌幅不会超过去年。因此长期来看,化肥行情都将维持在高位运行。李殿平预计,2018年化肥价格预计将存在两个阶段:3月中旬之前,整个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坚挺状态。3月中旬到4月底,春耕后期,化肥价格会回落。去年春耕也是这个情况。
在化肥行业方面,目前中国化肥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化肥大宗产品如尿素、二铵等消费已接近极限。李殿平表示,化肥产品结构应顺应环保、绿色等产业发展趋势要求,在大力提高传统大宗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着力发展差异化、个性化、专用化产品,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加大对有机肥科研的投入力度,提升有机肥质量,尤其是加快制定有机肥标准、提高有机肥准入门槛,完善有机肥扶持政策。
湖北嘉鱼县种粮大户李明华告诉记者,由于化肥涨价和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他的合作社已经全部施用了有机肥和农家肥,生产的香稻从不愁卖。他提出,农村施用有机肥、农家肥的成本仍然不低,希望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同时,现有的有机肥生产行业存在“小散乱”的现象,肥力没有标准,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有机肥的标准,加强对有机肥市场的监管。
同样针对供给和需求两端都面临的“金融贷款难”问题,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对此表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要注意“用好存量”“创新增量”。所谓存量,即保证银行融资渠道畅通,拿出有力措施解除银行“帮贫帮困”的后顾之忧;所谓增量就是要创新农民合作金融,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严格的风控体系,探索农民金融互助机制。
聂志军等人表示,在化肥行业的供给端,在去产能过程中,通过金融政策引导融资向提质增效的企业倾斜,而不是“一刀切”都不贷款。(记者黄艳 王建 周楠 张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马来西亚举行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5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7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