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与促改革齐发力 一行三会多策力推金融回归本源
美丽说/2017-11-17/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强监管与促改革齐发力 一行三会多策力推金融回归本源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今年以来金融业监管的主基调,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金融业监管的主旋律。 在16日举行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上,与会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 ...
强监管与促改革齐发力
一行三会多策力推金融回归本源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今年以来金融业监管的主基调,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金融业监管的主旋律。
在16日举行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上,与会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人士表示,将通过探索和完善宏观审慎框架、推进全面监管治理乱象以及加快改革等方式,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
问题金融脱离本源引发风险
近两年来,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金融创新加剧等因素影响,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风险事件频频发生。“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脱离本源”现象引发了包括监管层在内的不少与会人士高度关注。
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指出,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到不了实体经济等问题,具有更深刻、更广泛、更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不是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不愿或较少进入制造业企业,大多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等。”于学军直言。
谈及原因,于学军认为,政策方面而言,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出台了两轮刺激性政策,致使货币信用大规模扩张,资产出现泡沫化现象,导致资金更多流向房地产、金融等暴利行业,出现“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此外,扩张的货币搭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专项重点建设基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流向土地开发领域。“多方面原因相互联系,直接结果是促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巨额增加。这些释放出去的资金大部分进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并由其组织各项社会投资活动。”于学军表示。
保险业近年来也暴露出急功近利和漠视风险的问题。过去两年间,保险业存在着非理性举牌、万能险狂奔等现象。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表示,相比前几十年行业的沉寂,近两年保险业突然声名鹊起,甚至多次抢占头条。
“是什么让保险这个乖孩子这两年变成千夫所指?”任春生表示,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万能险大卖,各地保险机构不顾资产负债配置的管理,依靠基金发展模式进行跨领域并购和海外并购,冲击了实体经济;二是部分机构快进快出割散户韭菜,把原来好的声誉变成了麻烦的制造者,即“野蛮人”。这些都显示出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制度和规则的短板。他强调,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长期稳健的风险管理和保障,金融功能是辅助和衍生的功能,不能本末倒置。
方向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逐步完善
针对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化解风险、加强监管成为最近一年金融业的主基调。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出席财新峰会时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做了详细解读,同时对未来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发展和完善做出表态。
在殷勇看来,各国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两类调控目标:第一是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第二是控制金融系统的过度繁荣。对于目前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他表示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他说,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牵头形成了“三会一局”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使得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化解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另外,在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方面,近来人民银行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2016年5月,人民银行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到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2017年初,人民银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此外,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就是因城施策、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不过,他也表示,目前宏观审慎政策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新的领域,宏观审慎框架仍然有待完善。由于系统性风险概念本身覆盖面很广,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机理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在目标设定方面比较模糊,承担的使命有可能过于多元化。另外,宏观审慎政策体系还没有接受过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检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和配合也都处在摸索的阶段。他表示,未来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个重要的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聚焦和明确。
出路 治乱象和促改革齐发力
除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外,各个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未来将一手治乱象、一手促改革,加强监管,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
任春生表示,保监会将不断提高保险保障的供给能力,从治乱象、补短板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引导保险业发展。“目前普通寿险业务占比是29.38%;万能险占比为18.37%,比去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9月寿险终端存续业务同步下降52%。”任春生表示,“简单说,就是好的业务越来越多了,不好的业务大比例下降。”
他同时表示,保监会下一步还会坚定不移地深化保险行业的改革、创新,坚持保险业姓保,加快健全现代保险监管体系,要发挥“偿二代”的引领作用。同时,明年将推出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规则。“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春生强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在演讲中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逐步校正理念,回归监管本位,大力推进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真正让市场的纪律立起来、规矩严起来,强化稽查执法,坚决整治市场乱象,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忽悠式重组等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公开曝光。
李超还表示,证监会下一步将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第一,在完善和改进交易所债券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品种创新,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债需求,引导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第二,将紧紧围绕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落实并细化放宽证券行业外资准入的政策,稳步推进“沪伦通”的认证工作,围绕“一带一路”进行政策创新,为跨境投资并购提供专业的支持。第三,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加速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新三板的改革,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研究差异化的交易、信息披露等安排,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第四,将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向家莹
一行三会多策力推金融回归本源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今年以来金融业监管的主基调,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金融业监管的主旋律。
在16日举行的第八届财新峰会上,与会的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人士表示,将通过探索和完善宏观审慎框架、推进全面监管治理乱象以及加快改革等方式,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
问题金融脱离本源引发风险
近两年来,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金融创新加剧等因素影响,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风险事件频频发生。“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脱离本源”现象引发了包括监管层在内的不少与会人士高度关注。
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指出,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到不了实体经济等问题,具有更深刻、更广泛、更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不是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不愿或较少进入制造业企业,大多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等。”于学军直言。
谈及原因,于学军认为,政策方面而言,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出台了两轮刺激性政策,致使货币信用大规模扩张,资产出现泡沫化现象,导致资金更多流向房地产、金融等暴利行业,出现“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此外,扩张的货币搭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专项重点建设基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流向土地开发领域。“多方面原因相互联系,直接结果是促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巨额增加。这些释放出去的资金大部分进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并由其组织各项社会投资活动。”于学军表示。
保险业近年来也暴露出急功近利和漠视风险的问题。过去两年间,保险业存在着非理性举牌、万能险狂奔等现象。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表示,相比前几十年行业的沉寂,近两年保险业突然声名鹊起,甚至多次抢占头条。
“是什么让保险这个乖孩子这两年变成千夫所指?”任春生表示,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万能险大卖,各地保险机构不顾资产负债配置的管理,依靠基金发展模式进行跨领域并购和海外并购,冲击了实体经济;二是部分机构快进快出割散户韭菜,把原来好的声誉变成了麻烦的制造者,即“野蛮人”。这些都显示出行业在改革发展中存在制度和规则的短板。他强调,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长期稳健的风险管理和保障,金融功能是辅助和衍生的功能,不能本末倒置。
方向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逐步完善
针对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化解风险、加强监管成为最近一年金融业的主基调。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出席财新峰会时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做了详细解读,同时对未来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发展和完善做出表态。
在殷勇看来,各国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两类调控目标:第一是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第二是控制金融系统的过度繁荣。对于目前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他表示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他说,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牵头形成了“三会一局”共同参与的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使得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化解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另外,在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方面,近来人民银行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2016年5月,人民银行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到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2017年初,人民银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此外,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就是因城施策、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不过,他也表示,目前宏观审慎政策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新的领域,宏观审慎框架仍然有待完善。由于系统性风险概念本身覆盖面很广,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和机理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在目标设定方面比较模糊,承担的使命有可能过于多元化。另外,宏观审慎政策体系还没有接受过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检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和配合也都处在摸索的阶段。他表示,未来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个重要的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聚焦和明确。
出路 治乱象和促改革齐发力
除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外,各个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未来将一手治乱象、一手促改革,加强监管,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
任春生表示,保监会将不断提高保险保障的供给能力,从治乱象、补短板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引导保险业发展。“目前普通寿险业务占比是29.38%;万能险占比为18.37%,比去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9月寿险终端存续业务同步下降52%。”任春生表示,“简单说,就是好的业务越来越多了,不好的业务大比例下降。”
他同时表示,保监会下一步还会坚定不移地深化保险行业的改革、创新,坚持保险业姓保,加快健全现代保险监管体系,要发挥“偿二代”的引领作用。同时,明年将推出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规则。“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春生强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在演讲中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逐步校正理念,回归监管本位,大力推进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真正让市场的纪律立起来、规矩严起来,强化稽查执法,坚决整治市场乱象,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忽悠式重组等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公开曝光。
李超还表示,证监会下一步将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第一,在完善和改进交易所债券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品种创新,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债需求,引导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第二,将紧紧围绕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落实并细化放宽证券行业外资准入的政策,稳步推进“沪伦通”的认证工作,围绕“一带一路”进行政策创新,为跨境投资并购提供专业的支持。第三,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加速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新三板的改革,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研究差异化的交易、信息披露等安排,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第四,将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向家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5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7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