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私人定制”茶园探出脱贫新路
美丽说/2018-06-09/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原标题:福建“私人定制”茶园探出脱贫新路 “以前一斤茶青才卖2元钱,现在可以卖到10元钱。”春茶采摘季刚结束,漫山遍野都是茶的香味,52岁的王明江在自家茶园里忙着修剪茶树,希望几个月后的秋茶有更好的收成。 王明江家住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这里 ...
原标题:福建“私人定制”茶园探出脱贫新路
“以前一斤茶青才卖2元钱,现在可以卖到10元钱。”春茶采摘季刚结束,漫山遍野都是茶的香味,52岁的王明江在自家茶园里忙着修剪茶树,希望几个月后的秋茶有更好的收成。
王明江家住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这里山高林密,是宁德市最迟建乡的特困乡镇之一,曾经一度“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
经过多年的建设,下党有了“农村小高速”,村里盖起了一座座四五层的小洋楼,村外连绵起伏的茶山一片葱绿。
多年来,茶叶一直是下党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一家一户零散的经营模式很难创出自己的品牌,满山的茶青只能以一两元一斤的价格“贱卖”。
和很多村民一样,现年49岁的王明祖早年外出打工。2009年,他回到了家乡,先后担任村主任和村支部书记。
2014年,在上级的帮助下,王明祖和村民们在下党村开辟了“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将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的茶园进行整合,推出600亩扶贫定制茶园,每亩茶园租金2万元,合同期5年,认购茶园的企业或个人每年可获得100斤茶叶。目前已有300亩茶山被认领。
为了推广和保护下党茶叶品牌,村里还成立了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并投资建设一家茶叶加工厂,优先雇佣贫困户和尚未稳定脱贫的农户。
下党村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制定茶叶生产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借助科研单位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应用微生物防抗虫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了茶青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的茶山和茶厂都有监控,客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茶叶生长和生产。依靠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我们的茶叶可以保证是安全、健康的。”王明祖说。
这套可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曾让王明江吃过“苦头”。“一次我在茶厂上班时抽烟,一会儿就有一位租我们茶园的客户打电话来,叫我不要在厂区抽烟。”
但“私人订制”茶园让王明江尝到了更多甜头。老王家有五亩茶山,光春茶就卖了1.5万元,加上有四五个月可以在村里茶厂制茶和包装茶叶,每月收入3000多元。
王明江骄傲地说:“今年收入至少3万多元,日子有盼头,我每天都没闲着。”
定制茶园真正让大山中的茶叶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造福贫困茶农。随着茶青价格上涨,茶农每年每亩茶园可增收4000元左右。
为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党茶叶实行产销分离,由寿宁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团队运营“下乡的味道”品牌,村里收取一定的品牌使用费。
“下乡的味道”销售团队负责人范春月介绍,“私人订制”将贫困村的产业扶贫与大众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品牌已经进驻多家电商平台。从去年8月运营至今,公司营业额已达1156万元。
目前,这一定制模式还推广到了葡萄、脐橙、锥栗等农产品,为山区脱贫探出了新路。2014年,下党村民人均年收入仅4200元。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550元,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以前一斤茶青才卖2元钱,现在可以卖到10元钱。”春茶采摘季刚结束,漫山遍野都是茶的香味,52岁的王明江在自家茶园里忙着修剪茶树,希望几个月后的秋茶有更好的收成。
王明江家住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这里山高林密,是宁德市最迟建乡的特困乡镇之一,曾经一度“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
经过多年的建设,下党有了“农村小高速”,村里盖起了一座座四五层的小洋楼,村外连绵起伏的茶山一片葱绿。
多年来,茶叶一直是下党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一家一户零散的经营模式很难创出自己的品牌,满山的茶青只能以一两元一斤的价格“贱卖”。
和很多村民一样,现年49岁的王明祖早年外出打工。2009年,他回到了家乡,先后担任村主任和村支部书记。
2014年,在上级的帮助下,王明祖和村民们在下党村开辟了“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将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的茶园进行整合,推出600亩扶贫定制茶园,每亩茶园租金2万元,合同期5年,认购茶园的企业或个人每年可获得100斤茶叶。目前已有300亩茶山被认领。
为了推广和保护下党茶叶品牌,村里还成立了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并投资建设一家茶叶加工厂,优先雇佣贫困户和尚未稳定脱贫的农户。
下党村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制定茶叶生产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借助科研单位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应用微生物防抗虫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了茶青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的茶山和茶厂都有监控,客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茶叶生长和生产。依靠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我们的茶叶可以保证是安全、健康的。”王明祖说。
这套可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曾让王明江吃过“苦头”。“一次我在茶厂上班时抽烟,一会儿就有一位租我们茶园的客户打电话来,叫我不要在厂区抽烟。”
但“私人订制”茶园让王明江尝到了更多甜头。老王家有五亩茶山,光春茶就卖了1.5万元,加上有四五个月可以在村里茶厂制茶和包装茶叶,每月收入3000多元。
王明江骄傲地说:“今年收入至少3万多元,日子有盼头,我每天都没闲着。”
定制茶园真正让大山中的茶叶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造福贫困茶农。随着茶青价格上涨,茶农每年每亩茶园可增收4000元左右。
为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党茶叶实行产销分离,由寿宁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团队运营“下乡的味道”品牌,村里收取一定的品牌使用费。
“下乡的味道”销售团队负责人范春月介绍,“私人订制”将贫困村的产业扶贫与大众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品牌已经进驻多家电商平台。从去年8月运营至今,公司营业额已达1156万元。
目前,这一定制模式还推广到了葡萄、脐橙、锥栗等农产品,为山区脱贫探出了新路。2014年,下党村民人均年收入仅4200元。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550元,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5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7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