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年底“开张” 百行征信个人征信服务模式引猜想

美丽说/2018-10-19/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百行征信正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10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百行征信预计今年底可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据悉,目前,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不过,百行征信个人征信服务是否以信用分模式开展、信息范围包括哪些等问题也引发市 ...
  百行征信正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10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百行征信预计今年底可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据悉,目前,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不过,百行征信个人征信服务是否以信用分模式开展、信息范围包括哪些等问题也引发市场猜想。

  已与241家机构达成合作

  筹备已久的“信联”迎来业务落地。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百行征信预计今年底可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目前,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据了解,百行征信合作的机构涵盖网络信贷信息中介结构(P2P)、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民营银行、助贷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并于10月12日与部分机构正式开始系统接入测试工作。10月13日,百行征信披露,经过国庆长假的密集准备,百行征信的征信系统已初具雏形,接入测试工作已正式启动。

  百行征信俗称“信联”,是由央行牵头组建的国家级网络金融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由市场自律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今年以来,百行征信落地提速。在2018年1月初,央行受理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百行征信正式成立。2月22日,央行官网发布《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百行征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获得许可,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在今年5月挂牌成立。

  信用分模式存分歧

  距离百行征信提供个人征信服务不到三个月时间,作为国内首家持牌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的业务模式如何、是否会采用信用分模式等,引发市场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多方采访百行征信以及各家股东,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不过,市场对信用分模式存在不同的看法。

  从获取信息的范围以及领域来看,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何广峰表示,由于百行征信独特的政策定位,其信息获取肯定会非常充分,覆盖信息可能是“央行征信中心+腾讯征信+芝麻征信”三者的结合,信息类型应该会比较全面。相对而言,由于中国人群信用记录普遍较短,所以需要拓展除金融领域征信之外的信息,才能对一个人的信用进行更好的判断,才能体现征信的价值。因此,此前曾受到市场争议的消费、社交数据可能依旧会引入到百行征信的数据系统中。

  在何广峰看来,百行征信很可能采取信用分模式。他指出,从产品形式看,百行征信的最终产品形式可能依旧表现为信用分这样的一种模式,毕竟中国国内有13亿人口之多,如果单纯的以等级制,如信用“优、良、中、差”等表示的话,难以对不同种类的人进行有效的区分,难以达到征信制度本身所体现的功能。因此,大概率依旧还是将采取信用分的这种模式,以更好的对不同人群进行差异性区分。

  与此同时,何广峰表示,借鉴美国、德国等征信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几乎皆采用信用分这种产品形式,如美国的FICO评分系统(信用分介于300-850分之间)、德国的Schufa评分系统(信用分介于0-100 分之间)。

  一位金融行业资深分析人士也指出,站在市场化角度看,相比征信报告,信用分实现了充分量化,更容易拓展使用场景,也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不过,该分析人士认为,凡事有利有弊,量化的信用分必然带来数值异议问题,即在信息不可能100%充分的前提下做出的信用评分也不可能100%准确,百行征信被视作行业基础设施,定位与一般的商业化机构终究有差异,可能会更加审慎对待因数值异议引发的后续问题,未必会推出信用分产品。

  提质个人征信服务

  在市场人士看来,百行征信个人信用服务的落地将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得性,与其他征信机构互补,形成具有梯级层级的稳定的征信生态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百行征信跟央行征信体系形成有益的补充,对于完善央行征信体系有积极的作用。

  从百行征信服务的应用领域看,何广峰指出,由于百行征信在政策支持、政府关系、数据获取等方面都要强于单独的市场其他征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定性于征信业的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所以应用领域可能初期更多的集中于比较基础、比较重要的领域,如金融信贷等、教育、医疗等。其他的一些应用领域留给股东单位和市场上其他的征信机构去做,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共同做大中国的征信市场。

  对于百行征信个人征信服务带来的影响,何广峰表示,百行征信从事征信业,短期的直接影响,就是打造出一款具有较强公信力的信用评分系统,使得对中国大多数的信用进行公正、公平、无偏的评分成为可能,从而对其他征信机构形成直接竞争压力,督促其他征信机构思考业务发展与转型方向,思考如何在基于百行征信产品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现阶段唯一的持牌个人征信服务机构,市场对百行征信期待已久,不论数据覆盖范围的大小、征信产品效果的好坏,于市场而言,百行征信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本身就是从0到1的进步。考虑到数据覆盖范围是渐进扩大的,征信模型也是逐步完善的,百行征信启动相关业务后,对行业的影响也是渐进的,整体上看,中长期影响会远大于短期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

  相关链接:

  百行征信数据共享恐仍存阻碍

  有人将“信联”视为征信行业的“超级枢纽”。不过,信联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目前仍待观察。

  它面对的难题不止一个,其中就包括巨头数据共享的问题。事实上,在8家机构都进入个人征信市场后,“数据孤岛”问题仍为解决,便已反映出数据的割裂。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指出,每一家机构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的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这个局面可能不会因信联的成立瞬间就迎刃而解。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何广峰表示,数据共享问题或许依然是信联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表示,解决之道,一是信联能够给愿意分享信息的股东和巨头过渡更多的利益,二是明确信联的定位,“要成为中国个人征信方面的基础设施,就需要顶层的设计和协调,需要央行更大的魄力和巨头们更大的妥协和肩负更大的责任。”何广峰说道。

  另外,数据采集范围也非常敏感,涉及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保护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要注意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的边界,公民应当具有隐私权,信息共享需要有边界。“边界的界限在是否会损害到公民的切身正当合法利益。”他进一步建议,应当通过立法完善信息使用边界,并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使用和保护信用信息。

  金融科技领域资深观察者由曦还提出,在征信数据使用的场景方面,目前在央行征信中心查的数据只能用在放贷这个场景,但在美国,征信局的信用分使用场景很广泛;在数据采集方面也需要更加专业,比较好的方式是允许征信机构建立分级的代理体制。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