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核心城市房地产触底回暖 非核心城市泡沫回调
美丽说/2019-03-08/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201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19年的房地产政策进行了定调,提出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此次定调的表述主要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从此前的“分类调控”变为“分类指导”;二是增加了“ ...
201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19年的房地产政策进行了定调,提出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此次定调的表述主要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从此前的“分类调控”变为“分类指导”;二是增加了“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这两处变化凸显出中央对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脉络。
就2019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对此,你如何解读?
管清友:从“分类调控”改成“分类指导”,实际上相当于权力和责任下移。过去由中央政府来调控房地产,因此主要的矛盾焦点也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现在这样一改,原来“分类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现在“分类指导”其实就是因城施策、因地制宜,主体变成地方政府,因此提出要“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其实就是要求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管好自己的房价和市场。
另外,这种变化也体现出,中央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房地产的区域分化特点。因此不能“一刀切”。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定调,是否可以看作2019年楼市会放松的一个明确的信号?
管清友:在政策层面,谈不上放松,也谈不上不放松,只能说是更切合实际。既然权力责任下移,各地因地制宜,中央分类指导,由于中央和地方的目标不一致,中央要防止房地产过热,但不少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因此客观上来讲,这次会议确实让部分楼市开始微调“松绑”。
我们预测,2019年各地的楼市政策可能分成两类:一是前期紧缩力度较大、房价泡沫相对较小、长期需求又比较强劲的核心城市,政策可能基本保持稳定,让市场随着宏观货币环境的宽松实现自动宽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二是短期房价有明显下行压力、长期需求又偏弱的非核心城市,政策可能会明显放松,比如菏泽取消限售。
最新一轮“微调”中,菏泽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取消限售的,主要是因为它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2017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高达118%,限售政策对其财政压力影响较大。与此同时,2017年菏泽棚改开工数量18万套,占山东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排名第一。棚改政策的收紧使菏泽这个人口流出、库存高企、经济下滑的四线城市前期过快上涨的房价难以为继,需放松政策支撑房价。因此,预计后续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棚改红利衰退明显的城市率先放开的可能性较大。
日前衡阳发改委和住建局联合发文,暂停执行了一年的商品房限价政策,被视为全国首例取消限价的城市,但很快这一文件就被撤回,表明各地对于放松限价仍较为谨慎。但随着这些城市的房价逐步降温,限价政策的必要性越来越弱,可能逐步退出。
限购的城市还会继续限,不可能完全取消,但这不妨碍部分城市放松限购的条件。一种是缩短社保年限,比如广东珠海将外地户籍购房缴纳社保的时间从5年降低至1个月、3个月、1年不等。另一种是放宽补缴限制,比如2018年年末杭州发布新政,允许外地户籍居民社保或纳税累计补缴3次,其实相当于对外地人放宽了限制。
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实际上把原来套在地方政府头上的紧箍松了一些,但并没有摘下来。所以中央虽然说了分类指导,各地可以因城施策,但有个条件,就是不能出这个紧箍的“圈”,虽然目前来看,这个圈稍微大了一点。
近两年来各地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其实旨在变相地推动当地的房地产。先落户才好买房。这也是地方政府在不断地试探,这个圈到底有多大。
真正放松的调控政策,从需求端来讲,信贷要松,从供给端来讲,则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要松。这些举措目前都没有看到,只有一些商业银行在利率上做了浮动。
总体而言,预计2019年政策宽松的力度必然会大于2018年,但不会像2015年那么宽松,2019年要稳稳的宽松。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2019年的房价,你有什么预期?
管清友:调整已经很大、需求本身比较健康的一线城市在略微松绑后,房价可能会企稳回升。而且像北、上、深、广这些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实际上库存也并不高,所以有上涨的压力。但总体上不会出现像2015年、2016年那样的疯狂上涨。
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泡沫可能会和一线城市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很多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县城,由于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接近尾声,这个利好将逐渐退潮。再加上过去几年房价上涨过度透支了好几年的购买力。
我认为,2019年房地产是有一定泡沫的,它最大的泡沫不在一二线城市,而是在三四线城市。在未来10年至20年,房地产的区域分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从总量的扩张发展到结构上的分化。2019年房价的趋势可以总结为:核心城市触底回暖,非核心城市泡沫回调。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管清友: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有很大影响,因为它上下游的产业链涉及几十个行业。稳增长首先是稳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是关键的一项。从目前的情况看,2019年的房地产投资还可能继续下行。
过去,房地产投资增速都是两位数,现在,能保持在5%?7%就已经很难得。由于中央还没有明确的放松信号,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土地流拍,房地产企业也不敢拿地,开发商也不敢轻易再投资。
其实,我们现在的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较为全面了,政府应继续大力提供廉租房,其他的应该逐渐交给市场,比如信贷方面,各个商业银行自己在审信贷的时候已经很严格了。
这些年房价,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供给过于短缺。所以应该从土地制度改革入手,包括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土地供应的结构改革,也就是房地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还有交易环节,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必须要进行新老划断,否则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矛盾。
总结来看,从楼市角度而言,要想实现2019年宏观经济的稳增长,就要适度放松、责任下沉、强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改革,使长效机制尽快落地。
此次定调的表述主要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从此前的“分类调控”变为“分类指导”;二是增加了“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这两处变化凸显出中央对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脉络。
就2019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对此,你如何解读?
管清友:从“分类调控”改成“分类指导”,实际上相当于权力和责任下移。过去由中央政府来调控房地产,因此主要的矛盾焦点也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现在这样一改,原来“分类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现在“分类指导”其实就是因城施策、因地制宜,主体变成地方政府,因此提出要“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其实就是要求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管好自己的房价和市场。
另外,这种变化也体现出,中央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房地产的区域分化特点。因此不能“一刀切”。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定调,是否可以看作2019年楼市会放松的一个明确的信号?
管清友:在政策层面,谈不上放松,也谈不上不放松,只能说是更切合实际。既然权力责任下移,各地因地制宜,中央分类指导,由于中央和地方的目标不一致,中央要防止房地产过热,但不少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因此客观上来讲,这次会议确实让部分楼市开始微调“松绑”。
我们预测,2019年各地的楼市政策可能分成两类:一是前期紧缩力度较大、房价泡沫相对较小、长期需求又比较强劲的核心城市,政策可能基本保持稳定,让市场随着宏观货币环境的宽松实现自动宽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二是短期房价有明显下行压力、长期需求又偏弱的非核心城市,政策可能会明显放松,比如菏泽取消限售。
最新一轮“微调”中,菏泽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取消限售的,主要是因为它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2017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高达118%,限售政策对其财政压力影响较大。与此同时,2017年菏泽棚改开工数量18万套,占山东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排名第一。棚改政策的收紧使菏泽这个人口流出、库存高企、经济下滑的四线城市前期过快上涨的房价难以为继,需放松政策支撑房价。因此,预计后续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棚改红利衰退明显的城市率先放开的可能性较大。
日前衡阳发改委和住建局联合发文,暂停执行了一年的商品房限价政策,被视为全国首例取消限价的城市,但很快这一文件就被撤回,表明各地对于放松限价仍较为谨慎。但随着这些城市的房价逐步降温,限价政策的必要性越来越弱,可能逐步退出。
限购的城市还会继续限,不可能完全取消,但这不妨碍部分城市放松限购的条件。一种是缩短社保年限,比如广东珠海将外地户籍购房缴纳社保的时间从5年降低至1个月、3个月、1年不等。另一种是放宽补缴限制,比如2018年年末杭州发布新政,允许外地户籍居民社保或纳税累计补缴3次,其实相当于对外地人放宽了限制。
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实际上把原来套在地方政府头上的紧箍松了一些,但并没有摘下来。所以中央虽然说了分类指导,各地可以因城施策,但有个条件,就是不能出这个紧箍的“圈”,虽然目前来看,这个圈稍微大了一点。
近两年来各地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其实旨在变相地推动当地的房地产。先落户才好买房。这也是地方政府在不断地试探,这个圈到底有多大。
真正放松的调控政策,从需求端来讲,信贷要松,从供给端来讲,则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要松。这些举措目前都没有看到,只有一些商业银行在利率上做了浮动。
总体而言,预计2019年政策宽松的力度必然会大于2018年,但不会像2015年那么宽松,2019年要稳稳的宽松。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2019年的房价,你有什么预期?
管清友:调整已经很大、需求本身比较健康的一线城市在略微松绑后,房价可能会企稳回升。而且像北、上、深、广这些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实际上库存也并不高,所以有上涨的压力。但总体上不会出现像2015年、2016年那样的疯狂上涨。
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泡沫可能会和一线城市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很多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县城,由于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接近尾声,这个利好将逐渐退潮。再加上过去几年房价上涨过度透支了好几年的购买力。
我认为,2019年房地产是有一定泡沫的,它最大的泡沫不在一二线城市,而是在三四线城市。在未来10年至20年,房地产的区域分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从总量的扩张发展到结构上的分化。2019年房价的趋势可以总结为:核心城市触底回暖,非核心城市泡沫回调。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管清友: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有很大影响,因为它上下游的产业链涉及几十个行业。稳增长首先是稳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是关键的一项。从目前的情况看,2019年的房地产投资还可能继续下行。
过去,房地产投资增速都是两位数,现在,能保持在5%?7%就已经很难得。由于中央还没有明确的放松信号,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土地流拍,房地产企业也不敢拿地,开发商也不敢轻易再投资。
其实,我们现在的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较为全面了,政府应继续大力提供廉租房,其他的应该逐渐交给市场,比如信贷方面,各个商业银行自己在审信贷的时候已经很严格了。
这些年房价,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供给过于短缺。所以应该从土地制度改革入手,包括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土地供应的结构改革,也就是房地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还有交易环节,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必须要进行新老划断,否则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矛盾。
总结来看,从楼市角度而言,要想实现2019年宏观经济的稳增长,就要适度放松、责任下沉、强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改革,使长效机制尽快落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5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7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