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详细介绍花呗套现分期方法?原来套花呗居然也可以分期了
最近支付宝花呗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花呗分期码,用户在线下使用花呗消费时也可以分期付款。和花呗支付的功能相同,花呗分期码也是先消费后还款模式,用户购物的当月不用还款,次月才还第一期。平台认准信誉商家『 推荐优先添加QQ回复快 TEL:18052232749』
不少网友评论此举简直“丧心病狂”
据了解,目前该功能仅支持线下使用,用户的付款订单金额达到100元时可使用分期码,商家扫码后,用户可选择分期数,可分为3期、6期或者12期。购物当月无需还款,下月开始算作第一期。
值得一提的是,花呗分期码的手续费率略低于花呗账单分期的手续费率,分期码3期、6期、12期的的费率分别为2.3%、4.5%、7.5%,而花呗账单3期、6期、12期的的费率分别为2.5%、4.5%、8.8%。
虽然从费率来看,花呗分期码比花呗账单分期更加优惠,但实际上,花呗分期码“诱惑”用户主动选择消费分期支付,且提前还款需要一期分期手续费(最后一期提前还款除外)的操作,从长远来看能够给花呗带来更多的收益。
【花呗分期码使用说明】
花呗分期付款码专门用于花呗分期付款,仅限于门店扫码场景使用。
一、如何使用分期码完成分期付款?
1、打开支付宝, 出示花呗分期码
3、弹出的付款确认页中选择分期的期数
4、点击确认支付
二、分期付款码支持多大金额的分期?
分期码支持100元以上(含) 的交易,当商家发起的收款金额大于100元(含) ,且金额低于您的花呗可用额度,即可使用。如金额低于100元,或花呗可用额度不足,则提示支付失败。
三、分期手续费怎么收取?
通过花呗分期付款码发起的分期交易,分期手续费及分期还款规则与标准的花呗分期一致,以付款页面显示为准。
四、分期的期数如何选择?
在商户发起收款扫码后,您可在弹出的付款确认页面选择分期的期数,包括3期、6期、12期(部分商户支持24期) ,交易的次月开始还款。
五、商家免息券如何在分期码中使用?
如果您领取的免息券支持当前付款的商户使用(详见免息券使用说明) ,您只需要通过分期码付款,免息券会自动使用,用于抵扣分期手续费,请留意付款确认页显示的手续费详情。
与银行信用卡争夺线下消费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认为,“100元即可分期”会促使花呗用户下沉,增强用户粘性。“走到这一步,花呗是为了扩大用户量,增加使用频率。”
下沉的这部分用户质量可能不会很高,但花呗这样做并不需担心逾期或者套现问题。“这部分用户对支付宝的依赖很强,为了小额消费使得支付宝使用受限,甚至影响芝麻信用,对用户来说代价过高。”业内人士坦言。
从业者分析,目前的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处于最有利地位的是商业银行信用卡和互联网电商旗下的消费金融平台,前者以工行、建行和招行信用卡为头部代表,而后者则以蚂蚁金服旗下借呗、花呗为头部代表。
一直以来,线下消费场景都是被信用卡霸占。如今,花呗开始推出分期码,可以看出花呗向线下消费场景的进一步深挖,实际也是在与信用卡争夺线下消费市场份额。
据花呗发布的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花呗用户数量就已经破亿,其中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近40%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
而同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超过一亿张的国内银行,只有工商、招商和建设银行三家。信用卡在线下各大零售信贷场景中一家独大的局面,未来完全有可能被打破。
对于银行来说,当线下场景被花呗进一步挤压,信用卡如何在维持好现有的额度高、附加福利多的优势之外,去开拓新的优势点、挖掘新的用户是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站在阿里生态链上来看,花呗逐渐下沉,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获客增长,还可以为借呗乃至整个蚂蚁金服带来更多突破。
早期花呗推出是为了满足阿里生态内淘宝、天猫用户的消费需求。但上线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花呗便开始走出淘宝系,一举接入40多家电商购物平台,几乎覆盖到用户日常的各个方面。
随着花呗的极速发展,其本身已不再满足简单的线上支付,开始向线下扩张。目前,花呗已经支持大部分线下商家的付款,并且覆盖购物、旅行、娱乐、医疗、住房、教育等众多线下场景。
2018年蚂蚁金服还投入15亿的花呗红包进行线下大力推广,引发了用户使用花呗线下付款、商家花呗收款的热潮,由此嵌入到更细分的线下消费场景当中。伴随着支付宝线下支付的不断渗透,花呗将边界延伸至众多线下场景。
而此时诞生的花呗分期码,是花呗对阿里电商生态局限性的重大突破,将花呗本身乃至蚂蚁金服的所有信贷业务往外部更宽阔的场景中渗透。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前方天堂还是地狱?特斯拉未来挑战全剖析
数码家电/阅读:15 -
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得看立法者的进度
移动应用/阅读:17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