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把劲

美丽说/2017-12-23/ 分类:科技资讯/阅读:
[img][alt]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把劲[/alt][/img] [img][alt]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把劲[/alt][/img]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 ...
  
[img][alt]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把劲[/alt][/img]


  
[img][alt]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把劲[/alt][/img]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摘自十九大报告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居民王杰——

  “社区能有老人食堂就好了”

  “来来来,外头冷,赶紧进屋说。”在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新华园社区八三家属楼,记者遇到了刚刚买菜回来的王杰老人。“我们老两口都是铁岭八三石油机械厂的退休工人,这三室一厅的房子,是公改私分配的。”老人步伐矫健,看不出她已经有73岁。

  “儿子结婚买了套商品房,花了不少钱,还贷着款,我俩不跟孩子要钱,加起来每月有3000块的退休金,足够日常用品开销。衣服啥的就捡孩子们剩下的穿。存折上的积蓄,预备着有个病啊灾啊啥的。”王杰说。

  客厅里悬挂着她和老伴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拍摄的照片。“之前身体好的时候也走了大半个中国,自打得了冠心病,再没心情、没体力出去逛了。”谈到看病,王杰打开了话匣子,“现如今买药还算方便,看病就有点麻烦,大医院光排队就要半天,上午检查下午才出结果,而社区的医疗水平有限,如果咱附近几个社区的卫生院能整合一下,形成全科医疗,那多好。”

  正聊着,老人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打来电话,说是下个月想请假回来给父亲过生日。王杰的老伴周维田坚决反对:“其实我们也想孩子,一年就见这么两三面。可大老远的,折腾不说,请一次假就要扣工资。别说孩子们不孝顺,他们也不容易啊。如果私企也能带薪休假,给放个探亲假啥的,谁家老人不想让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孩子不在身边,老两口为了排遣寂寞,想方设法丰富业余生活。小区是原来工厂的家属院,邻里都是熟人。夏天老人们在一起打打太极拳,聊聊天,挺好。“难题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落后,健身场地不仅小,有时候还堆着垃圾等杂物,用着不舒心。厂里给我们退休职工建了活动站,冬天我们可以下下棋、打打牌、看看报啥的,但是不让外人用。我认识的一些老哥们冬天没地方去,就在家里窝着。北方冬天冷,政府应该张罗,给老人们建一些室内活动场所。”周维田说。

  “养老,在哪儿都不如在家好,用点啥东西都顺手,我们老两口身体还行,只是每天买菜做饭太麻烦,尤其是冬天,一是天气太冷,二是冰天雪地容易滑倒。咱们这里经济水平相对低,社区养老投入少,服务效果也不好,如果社区里能有个老人食堂就好了。”周维田说。

  谈到以后的生活,王杰说,等到行动不便那一天,她也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就只能去养老院了。但是老人也表达了对机构养老的担忧:“怕医疗跟不上,有病不能及时救治,怕服务质量差,遇到不善待老人的护理人员,还担心与其他老人合不来。要是有一些高质量大品牌的医疗养老机构入驻社区,我们也非常愿意去社区养老,毕竟熟人多、热闹、离家近。”

  王杰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多建养老院、社区服务站,让中等收入的老年人也住得起;同时完善监管,提高服务水平,让老人们住得放心、住得舒坦。

  湖北省十堰市叶大乡村民蔡光兴——

  “还是要和儿孙住在一起”

  车行颠簸,一路上遇到好几处塌方,2小时后,终于到了盘山公路的尽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叶大乡新潮村2组。山深路远,进出不易,到了深冬,雨雪封山,村民们出行就更困难了。

  放眼望去,雾气缭绕的山林间,汉江最大支流堵河蜿蜒而过,村房三五“抱团”,占据了相连的多个山头。这里是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全村共448户,350多户是土坯房,有236户贫困户。

  71岁的蔡光兴和老伴就住在一处高岗平地上。他们建于1978年的一排四间土坯房,两年前被评定为D级危房。室内方桌上摆着一台老旧电视机和一个电饭煲,这是老屋里最显眼的电器。

  这几年,邻居们纷纷搬走,村子越来越空。两个女儿已出嫁,大儿子也结婚生子分家单过,25岁的小儿子蔡建军在十堰城里的建筑工地上开挖掘机,打算“挣够了钱娶媳妇”。平日里,只有蔡光兴夫妇守着老屋,是典型的“留守老人”。

  按照郧阳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像蔡建军这样有劳动力、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选择进城安置,政府给予进城贫困户每人3.5万元的购房补贴。

  去年,老两口曾梦想着到县城生活,简单一算,3口人可得14万元补贴款,足够抵房价,只需要自己筹借装修费就可住进新房。

  但借钱垫付4万多元购房款之后,他们被告知失去了进城安置的资格,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大儿子几年前在城里买了房子。如今一年过去了,垫付的款项还没退还,老两口反而承担了还债的压力。

  同大多数新潮村的村民一样,除了外出打工,蔡家房前6亩多地是一家人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种上小麦、苞谷和红薯,一年到头不遭灾也就混个饱肚,哪有积蓄?”蔡光兴说,他没有让田地撂荒,是因为“不想老是给儿子拖后腿”。

  每个月,蔡光兴夫妇有240元养老金到账,这笔钱撑起了日常消费支出。新衣服是过年时才能添上一两件,至于出门旅游,那是从未想过的。

  好在老两口没有大病,且有一年一次的贫困户免费体检机会,跟不少邻居相比,省去了最大的一笔开销。虽然精准扶贫政策里早就将医疗扶贫列入了工作重点,贫困户享受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政策,但村民们仍不敢轻易去医院,有些感冒发热的小病也往往自己买药吃。

  “人少了,生活更不方便了,最近天旱,吃水都成了问题。”蔡光兴说,不远处的山沟是天然的储水池,村民们牵了水管,吃了很多年“自来水”,但最近山沟的水位下降,“自来水”常常断水。

  现在,蔡光兴最担心的,是老屋后墙的裂缝。“就怕哪天下大雨,塌了。”

  农村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蔡光兴夫妇从没有想过去养老院,谈及未来,老两口坚定地认为还是要跟儿孙住在一起。“赶紧娶媳妇生孩子,我们也能搭把手。”近两年,蔡建军每次回家过节,总要听父母这么念叨。

  专家开“药方”?推进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医养结合”旨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抉择。随着衰老和慢性病导致功能丧失,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迫切呼唤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事业托产业,以产业促事业。一方面,继续发挥好政府在制定规划、健全制度、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对于能够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特别是在老龄产业发展上,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放宽准入、加强监管,调动好、保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多元主体办产业、多种形式促发展。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