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鏖战“双十一”:你没见过的各种大招和口水仗
京东首亮数据 与天猫差距缩小
11日零点一过,在天猫商城从事公关工作的李想(化名)变得异常忙碌,她需要守在直播大屏前,将今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即时交易额通过微信朋友圈向外传播:3分零1秒,成交额破100亿;6分零5秒,破200亿;2小时15分18秒,破800亿;9小时零4秒,破1000亿??????一组组新鲜出炉的数字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颇让李想和她同事自豪的是,这些数字均刷新了往年“双十一”的纪录。比如,去年天猫“双十一”用了18小时55分36秒,交易额才达到了1000亿;用了6分58秒,交易额才破了百亿,而今年明显更快了。
与此同时,天猫的老对手京东也没有闲着。11日早上8时许,京东公布,截至上午7点46分58秒,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值得玩味的是,京东公布的数字是从11月1日开始计算,因为与天猫提前20余天开始预售的套路不同,京东是从那天启动了“京东好物节”。
而这也是京东第一次选择公布即时的“双十一”成交额。虽然京东往年也参加“双十一”活动,但他们从来没有选择过当天公布即时数据。媒体只能从他们的财报中查找有关“双十一”期间的成交额。
京东为什么会选择在今年公布即时成交额,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行业观察者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京东选择公布即时成交额说明纸面数据不算差,当然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之前,由于京东体量较小,难以与天猫抗衡,不公布数据也可以理解。如今京东发展迅速,势头也很强劲,与天猫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他们当然想把成绩拿出来亮一亮。”该人士说。
对于京东拉长“双十一”购物时长的做法,有分析人士认为,其一是为抢夺“双十一”份额;背后的野心更是要改变阿里巴巴多年来为消费者养成的“剁手”习惯:“双十一”不用守到凌晨,这是其二。
互联网专家马继华表示,京东去年第四季度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062亿人民币,而今年仅仅11天就有超过950亿人民币的下单,虽然GMV与下单两者指标有何异同还需要对照,但京东的高成长也是肯定的。
竞争全方位 明争暗斗还有口水仗
商场如战场,竞争无处不在,在迅速迭代的后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竞争也往往少不了明暗智斗,有时还要伴随着口水仗。在今年“双十一”的战场上就险些让一段“到底谁数学好”的掐架抢戏。
对于京东统计从11月1日至11日下单金额的做法,阿里巴巴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称:“不得不承认京东数学很好”,并说:“只要京东自己愿意,可以把一年的下单金额都算成“双十一”跨年大活动的下单总额”。
而京东首席营销官徐雷则在朋友圈对王帅的言论进行了“回怼”:“这不是数学问题,是逻辑学问题。为啥你家可以提前预售20多天开卖然后算一天销售额,我家不能正常开门做买卖只算11天购物季销售额。”
撇开眼花缭乱的交易值,从这段口水仗中,也可见两平台竞争之激烈程度。
“双十一”带来的大量订单,对任何一家电商平台来说,带来的前期库存储备、后期物流运输以及后台技术支撑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而这些也往往成为电商平台相互较量的领域。
物流方面,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才过去9个半小时,包裹发货已经超过1亿。开场12分钟,全网第一单在上海完成签收;33分钟,跨境第一单送到宁波消费者手中;69分钟,农村第一单在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完成。
而京东自建物流这时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其11月12日凌晨提供的数据,11日当天的订单已有85%实现当日生产出库,不可谓不快。
支付方面,对阿里来说,用户下单后,首先考验的是支付宝。今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刚开场5分22秒,新的支付峰值就诞生了:25.6万笔/秒,比去年增长超1倍,再次刷新全球纪录。同时诞生的还有数据库处理峰值,4200万次/秒,意味着在支付峰值产生的那一秒里,阿里平稳处理了4200万次请求数。
京东金融服务也不甘示弱,11日0点到1点,京东白条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450%,7个小时白条支付交易额超去年11月11日全天。11日0点到12点,京东支付订单同比增长350%,支付峰值是去年5倍。“双十一”期间,京东金融联合品牌商共为用户节省5亿元,其中,白条用户通过分期免息节省了3亿元。白条平均提额2800元/人,50%的用户购物时也购买了京东金融的保险保障服务。
双方在布局黑科技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今年“双十一”,天猫海量订单背后是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拣货官、智能配送员等等职能体系的深度布局。此外,阿里在今年也重兵投入做物联网(IOT),马云将其再次精确为“智联网”,“双十一”也正是搭建物联网的最佳练兵场。
据京东某事业部负责人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介绍,今年“双十一”期间,北京、青岛、上海、广州、武汉等13个“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及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昆山无人分拣中心以及全自主研发的武汉无人仓等全面投入使用。其中,全流程无人仓实现了仓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猫狗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阿里与京东之间的“猫狗大战”由来已久,且从未中断过。早在2013年,在电商领域里,基本就是阿里、京东、腾讯、苏宁等四大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
后来,阿里与苏宁、京东与腾讯分别牵手,“阿里+苏宁VS腾讯+京东”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就此形成。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零售和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未来,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其根本均不在电商,而在于为商家、合作伙伴提供物流、技术、金融、数据等能力。
基于此,马云与刘强东各走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阿里版图巨大,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O2O等都有涉及,所以马云的战略是稳步横向扩张。
刘强东的京东则采用的是烧钱的模式:重金投入,把控全程消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打造超出用户预期的用户体验,然后靠用户体验去赢得用户从而获得市场。
在谈到阿里与京东的关系时,王帅说了一段颇绕的话:“京东好,对于阿里巴巴太重要了,因为阿里巴巴就是要培养更多像京东这样的企业。另外阿里好,对京东太重要了,因为京东的市值,一半以上来源于资本市场对于阿里巴巴未来的信心和想象;但同时阿里不好,对京东更为重要,因为超越阿里的故事京东天天在讲,差距却越讲越大,怎么继续讲下去,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互联网专家王越表示,京东的快速成长将让它与阿里的竞争关系长期存在,“现在这种竞争已经持续化、场景化、常态化,(未来)这两家在运营环节的各种较量应该不会有大变化,但京东想赶超阿里,目前还不现实,毕竟体量差别很明显。” (中新经纬APP)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当智能汽车被 Hacked
百科知识/阅读:27 -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百科知识/阅读:26 -
特斯拉 Model S 中国售价曝光
百科知识/阅读:31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