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错觉从何而来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广泛争论。不少人发出质问:用户真的愿意用隐私换取所谓的便捷吗?这到底是心甘情愿,不在乎隐私,还是出于无奈,不得不换?除此之外,数据能让用户受益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谁来制定?谁又来监督这一标准是否得到了遵循?
有人说,李彦宏说了句大实话,只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场合和错误的时机。也有人认为,用户所谓的“愿意”,只是李彦宏的错觉,或者说是有关企业对用户利益习惯性无视的心态在作祟。
敝帚自珍是一个普遍心理,更何况是涉及自身隐私的数据和信息?可实际情况是,用户在手机上下载个小说APP,却被提示要获取地理位置;下载个音乐APP,被提示要访问通讯录;下载个视频APP,被提示要访问相册。这些与自身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要求,不是收集个人隐私又是什么?如果安装时选择不接受,很可能一些功能就会受限,甚至干脆装不上。于是乎,在有些人眼里,用户选择了“愿意”。
当然,为了防止个人数据泄露,用户完全可以不安装一些不常使用的应用。但是,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应用,甚至是“离不了”的应用,用户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此外,用户在使用相关应用时,往往也抱着这样的心理:大公司至少比小公司要靠谱,个人隐私不会被轻易泄露。
不能排除,用户里面也有极少数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的人。但平心而论,这些不重视隐私保护的人,只是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而已,或者说是相关企业并没有给出足够的风险提示。如果真正了解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和后患,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不愿意”。
如果有人抱着奇怪的错觉不放,不重新审视用户隐私政策,不保障用户对数据使用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不承担公司本应承担的责任与成本。相信他们丢失的将不只是用户,还有未来。(孟 飞)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当智能汽车被 Hacked
百科知识/阅读:27 -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百科知识/阅读:26 -
特斯拉 Model S 中国售价曝光
百科知识/阅读:31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