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哪儿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每当我双手抱娃不能“自食其力”时,就特别期待电影中的未来场景赶紧兑现:点点头,窗帘就自动关上;眼一眨,空调就自己打开;意念一动,心中所想就马上全息投影;一切需求靠着人工智能的算法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精准解决。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我最需要帮忙时,不仅上述情景还是个梦,就连台能帮我端个茶倒个水的服务机器人都没个影儿。此时我总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新闻上你们老激动地告诉我,“未来已来”,可是,“未来”在哪儿呢?
还记得两三年前,朋友欣喜地告诉我自己用上扫地机器人了!“刚开始没那么好用,效率低下还不如直接用吸尘器,后来升级换代,明显好用多了!”她总盼着服务机器人就这么如星星之火燎原出一片璀璨之光,各种功能的机器人不久便会接踵而至。不料这两三年过去了,落地人间的还是这扫地机器人一枝独秀,不知为什么,商家总是对着“扫地”“墩地”“除尘”死磕,市场上再翻不出新花样。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仿佛充满了未来场景:这里的机器人跳舞、书法、唱歌、打球样样精通,可是再细看,端盘子的机器人就真的仅能担负一个托盘的重量;炒菜机器人需要人类把所有配料配好给它;个别机器人受不了嘈杂的环境已经变得“意识不清”无法正常运转;许多简单的人类动作对机器人而言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说到底,这些机器人只是在接受代码并被动完成任务,怎么看都不像个“未来人”。
诚然,在人工智能或机器人这些未来科技最具代表性的领域,的确呈现出一抹亮色。我们看到阿尔法狗大胜人类棋王,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越做越好,虚拟机器人在咨询服务中承担起重要角色,机器人流水线作业下诞生了无人工厂……机器人仿佛功能越来越强大,也在变得更有智慧。
但是,这些离我们期许的“未来”还很远。从全球来看,服务机器人已是风起云涌,技术却还不成熟,智能化水平低。面对偌大的消费需求,落地市场的产品寥寥无几,资本狂热地投入下,至今没有一家商业化成功的企业。
再看工业机器人,即便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几个发达国家,机器人的运动精确性、作业平稳性、布局多样性和操作易用性都有待考验,它也并没有成为解决制造业问题的万能钥匙,相反,还带来了人才结构调整、伦理重塑等新问题。而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还存在卡脖子的难题,核心技术没有突破,盈利能力并不强,同时市场份额也在萎缩。
所以,实在不必在资本的喧闹和创业高潮的裹挟下,大呼“未来已来”。“未来”到来的每一步都没那么容易,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还有很多实验室的成果落地不了,还有很多炫酷的产品只是概念,甚至还有很多人类根本没探索到的未来领域有待去发现。对待“未来”,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科学精神,多一些头脑发热、气血上涌之外的实践和努力。
所以,“未来”,它一定会来。(杜 芳)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当智能汽车被 Hacked
百科知识/阅读:27 -
福特做无人驾驶:技术不够,高校来凑
百科知识/阅读:26 -
特斯拉 Model S 中国售价曝光
百科知识/阅读:31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