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寄情甘南高原 为民满腔热忱

美丽说/2018-10-30/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李琛奇 陈发明)近日,甘肃省政府批准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合作市位列其中。这让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长舒了一口气,自从2012年到甘南工作以来、特别是2015年担任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李琛奇 陈发明)近日,甘肃省政府批准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合作市位列其中。这让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长舒了一口气,自从2012年到甘南工作以来、特别是2015年担任合作市委书记后,脱贫攻坚就一直是他最操心的事。但刘永革并没有就此松懈,“我们的底子薄弱,接下来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路还长,还得下更大功夫加油干”。

  怎么干?记者在甘南采访,发现刘永革干工作有个“三字诀”:“实”“细”“诚”。

  ↑刘永革(左)向老党员了解群众对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意见。本报记者 李琛奇摄

  解决难题“实打实”

  谁都知道,脱贫攻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有多难,“啃”过的人才知道。

  “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周末、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过。”在合作市委办公室主任罗胜利眼里,刘永革是个“工作狂”,“他不爱在办公室开会,喜欢现场办公,一个月开七八次现场会,多的时候有十来次,白天基本上都在村里和项目现场跑,晚上回来处理文件”。

  现场有那么多事需要市委书记处理?刘永革有自己的考虑,“跑基层不仅是干工作,也是找办法。不会干的事情,去老百姓中间走一圈,听听大家意见,马上就会有思路”。

  短短的几年时间,刘永革跑遍了合作市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对全市249个自然村的情况了如指掌,车走在路上,他能把路边村子的大概情况一一说出。

  那吾镇多河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刘永革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发现多河村的更知地自然村致富愿望强,也有想法。经过反复论证,合作市确定更知地为“三变”改革试点村,采用“合作社+农牧户+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惠农贷款、奶牛等入股经营主体,全村18户群众集体入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修建了冷冻室,将新鲜牛奶冷冻后销售到拉萨等地,一年下来,每户分红3万余元。

  试点成功后,不仅多河村的240多户群众加入了合作社,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带动了全市所有的贫困户增收。

  “跟别的地方比,我们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没有什么大项目。只能靠不懈怠,心里装着事儿,手里拿着活儿,从小事抓起,解决实际问题。”刘永革说。

  ↑刘永革(右一)在自己的联系帮扶户卡先木家了解脱贫后的家庭收入情况。本报记者 陈发明摄

  基层治理“细又细”

  虽然是甘南州副州长兼合作市委书记,但刘永革总说自己是个“基层干部”。对于这个说法,合作市的农牧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经常来村里跟我们聊天,这几年村上建生态文明小康村,家里改厕、改炕这些事他都来现场看。”在坚木克尔街道下加拉村村民加布老眼里,刘永革是个老熟人了,但是至今不知道他的身份,“别人都叫他刘书记,看起来不像什么大领导”。

  聊天时,加布老也悄悄观察过,这个“刘书记”心很细,厨房里一个阀门、节能炕上一块材料,刘永革都知道多少成本,“路怎么修、牛羊怎么养、厕所怎么改,比我们都清楚,是个行家”。

  “我们这里底子薄,整合点资金不容易,要确保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刘永革说,每个项目都要规划过硬、建设质量过硬,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近3年来,合作市整合资金6亿多元,已建成了87个像下加拉村一样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惠及全市48%的农牧户、37%的贫困人口,不仅改变了脏乱差的环境卫生,也将生态观念深深植入农牧民群众的脑海中。

  ↑经过近几年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甘南草原更为美丽。马庆平摄

  民族团结“诚换诚”

  合作市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跟刘永革聊天,会发现他也是个“藏族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里时不时还会冒出几个藏语口头禅。但是,刚到甘南工作时,他可完全是个“门外汉”。

  2012年年底,刘永革初到甘南高原,因不熟悉藏语而时常影响交流。为此,刘永革每天除了日常工作,还利用空闲时间钻研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理论知识,了解藏族民俗文化。“高原上缺氧,睡眠不好,但睡不着的好处就是可以多看书。”刘永革半开玩笑地说。

  2017年,合作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刘永革心里清楚,“要让民族团结之花遍开草原”,归根结底还是要抓好发展。

  “藏区要发展,党员必须带好头。”刘永革结合合作市实际,从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入手,在全市建立了覆盖社区和农牧村的46个讲习所,向农牧民广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及法律知识,树立文明新风尚。

  在合作市委办公楼里,经常可以看到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代表随时走进刘永革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刘永革说:“把群众的事情真正放在心上,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出生在陕北,成长在军营,工作近20年在甘肃酒泉市,刘永革开玩笑说自己是个“故乡情结很淡”的人,但是如今却在甘南高原找到了“故乡情结”。

  ↑走进卡加曼乡香拉村村委会的院子,远远看见办公场所上方立着的几个大字:“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马庆平摄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