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从“被抛荒”到“无余田” 村里土地为何“吃香”?

美丽说/2017-12-11/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新华社南昌12月11日电(记者秦宏)记者日前在江西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发现,这里部分两年前多数还抛荒的土地,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合作社集中管理经营后,不仅全部耕种上了,且亩均增值上千元。 “很多村民在外从事面包行业,多数留守人员想耕作没能力,上梅、桥上 ...
  新华社南昌12月11日电(记者秦宏)记者日前在江西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发现,这里部分两年前多数还抛荒的土地,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合作社集中管理经营后,不仅全部耕种上了,且亩均增值上千元。

  “很多村民在外从事面包行业,多数留守人员想耕作没能力,上梅、桥上等四个村小组上千亩田抛荒或半抛荒。”村主任戴仕增说。

  戴仕增倡议村委会成员牵头成立合作社,尝试把四个村小组的田集中起来,对外发包或自主经营,摸索解决土地抛荒,甚至实现增值的路子。

  2015年9月,青田村村委会成员商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每亩每年保底300斤谷子收入,经营有溢价再分红的方案,得到了四个村小组村民普遍支持,共155户村民1041.88亩土地加入。“保底收入就比分散流转收益高,大家觉得可以加入。”村民理事李发良说。

  “田集中后整整基础设施,好田差田都流转出不低于300斤谷子的价。”李发良说,因集中连片可降低经营成本,流转议价能力显著提高;且产业多样化发展,使土地增值明显。

  同时,这些规模化的产业和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为贫困户和留守劳力提供了就地务工收入。

  青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会计彭子荣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的田亩均增收1500多元,股东户均增收3000元。村民戴亮生说,他去年流转费和股息分红拿到3624元,在合作社打工收入4200元。当初合作社约定可随时退出,现在不仅没人退出,还有不少村民要求加入。

  戴仕增说,去年合作社借助国家的试点政策,还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到80万元低利率贷款助力经营。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