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迟迟未被认可 AI是翻盘的关键
智慧生活(Smart Live)被炒了好几年,但就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太理想。智慧生活走过了两个时代,1.0时代是进行智能化的普及,智能化在3C产品上开枝散叶,这一步走的可以说相当成功。
2.0时代实现的是家电场景的智能化,但这一步的预期远没1.0时代乐观,2.0阶段中,AI一直被业界所提到,但迫于技术发展有限,智慧生活一直未能真正走入百姓家。
所以在3.0时代,AI是扭转乾坤的一张牌,为何这么说?先来看一下目前智能硬件规模情况。
据调查显示中国的智能硬件产业在未来3年~5年内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预计在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市场虽大,但过往满意率并不太高,购买原因多数来自品牌、理念与求新。若想通过其享受智慧生活,确实差了点意思。单从开启设备这一环来说,智能化操作的时间远没有手动来的便捷,这样的设计与智慧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周鸿祎曾做出过这样的反思:“很多智能硬件根本做的就是伪需求包括自家很多产品、加入了CPU就变成智能了”?
确实,一些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更多为的是卖产品背后的服务,其价值远大于硬件本身。但相比糟糕的体验,真正让其无法落地的元凶在于——场景联动。场景联动与万物互联道理一样,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讲清:
当用户正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感觉家里需要打扫,此时开启扫地机器人,而电视通过环境噪音的判定自动调大分贝,防止出现由于扫地机器人风扇声音过大造成听不清的体验。
再比如,一旦手机在这个场景中响起,扫地机器人会与电视一同停止工作,保障通话时噪音能够将至最低。
此外应用与游戏的联动体验也是极好,通过运动监测,达到一定步数来提升特定游戏的行动值,绝对比任何防沉迷手段来的实际。但就目前来看,最简单的联动都没能实现。
而若想解决这一问题,AI成为翻牌的关键,其深度学习能力可以不断去加深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同时随着使用次数增多,AI获取更多实际有效数据,神经网络会根据所有权重,给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概率向量,类似人类的推理。
如果将智能设备比喻成基础设施,那么AI就是实打实的服务,所谓服务未到硬件先行,AI“国道”已经在这几年内慢慢铺开。也许十年后回头来,现在的一些设备就好比最早的功能机一样,而AI正是变革功能机的智能化大潮。用句玩笑话来说,智慧生活就应该像黑魔法,一句‘咒语’便能点亮整个生活。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