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军民融合的溢出效应
科技专论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多款军民融合产品相继亮相国内外大型展会,航天技术正在从多个领域参与中国制造、数字中国的建设,为美好生活添彩。这种开放共享观念,不仅打破了封闭垄断,而且通过军民融合把军队搞强了,从而也打造发展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谓是一石多鸟、一举多得。
融合才能强盛,一体方可制胜。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很多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远远高于军队信息化程度,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借鸡下蛋、借海出船,是军队科技强军的必然选择。美、英、法、德、日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高新技术80%-90%来自地方企业。因此,通用技术时代到来的本质意义,就是军与民两大领域真正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对“命运共同体”。美国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生产军用品的企业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品。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军民融合给美国国防部每年节约300亿美元,相当于其采办费总额的20%以上。
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民参军”和“军转民”规模逐步扩大,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非军工企业约占总数的50%。神舟飞船和“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使中国人实现上能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梦想;北斗导航和风云卫星,让我们拥有了太空中的“千里眼”和“精算师”;C919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军民融合战略正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焕发出蓬勃时代生机。
军民融合,既是强军之策,更是兴国之举。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对发展和安全构成支撑,是因为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向支撑拉动作用。至高境界的军民融合,就是八个字:富国强军,惠民利兵。在现实中,军用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民用船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影响深远的“北斗系统”开发,对国民经济技术产业群产生数千亿元的拉动效应;“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大型国家工程,有力拉动了相关高端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言:当年的“两弹一星”让新中国挺起了脊梁,今天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力量源泉。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为军民融合打开了广阔发展空间,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提供了重大机遇。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无不展现出民用领域新科技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广阔空间。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是进一步强化军民“一盘棋”思想,努力跳出自我利益的小圈子和自我发展的误区,坚决摒弃那种有利就融、无利就不融的不良思想倾向,确实树立起“有融乃大”的思想观念,善于运用市场理念找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交汇点,“融”得自然顺畅,“合”出优质高效,以深度融合凝聚战争伟力和发展潜力。
军民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机械捆绑,实则是对社会资源的大整合,把握好安全与发展的黄金分割点,破解“大炮”与“黄油”矛盾,关乎中华民族崛起的前途命运。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iPhone 接入汽车:苹果未来的勃勃野心
智能时代/阅读:21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智能时代/阅读:14 -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节省,但是难以普及
智能时代/阅读:9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