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里伦:勿忘“大逻辑” 牢记“总基调”

美丽说/2018-07-08/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近来,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观察人士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这是正常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分析研判不可就“事”论“势”,观形察势勿忘“大逻辑”和“总基调”。 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并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8%,连 ...

  近来,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观察人士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这是正常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分析研判不可就“事”论“势”,观形察势勿忘“大逻辑”和“总基调”。

  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并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8%,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增长区间,就业稳定,用电量和货运量、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很可观。经济稳健运行,市场预期也在向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1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8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较高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处于多年来的高位,1月至5月民间投资增速回升到8.1%,并持续保持在整体投资增速之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机构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尤其要看到,这一好形势是在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严格监管、环保严格督查、地方财政收紧等前提下取得的,也更有力证明中国经济运行良好、向上的态势具备稳定性,全面深化改革具备可持续性,显示出我们完全可以顶住外部压力的充足底气。

  当然,任何时候经济运行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风险隐患,应当怎么看、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些论述很重要,是指引我们把握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的圭臬。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诸多方面的变化,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其核心要义,不仅是针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行不通、高增长难以为继,更重要的在于过去发展经济的老路子走不通了,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据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重大调整,提出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宏观调控思路,瞄准突出问题确立定向调控“靶点”,引导国民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经济发展走上了新路子,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事实证明,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调整、重大决策,既体现了战略定力,也体现了战术主动,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以“大逻辑”再看当前形势,有些问题就很清楚了。

  比如有人认为今年前5个月需求端数据下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下滑是导致经济数据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金融严监管导致融资断崖式下跌,清理地方债务、规范PPP项目等加剧了地方财政困难;有人认为去杠杆导致企业债务违约现象增多,放大了金融风险;等等。这些认识各有出发点,但显然背离了“大逻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关口”,就必须打赢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硬仗”。如果总是拿着高速度增长的指标体系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总是拿着粗放增长时的舒服日子对比转型发展中的改革压力,势必会出现误读误判误操作。这些思想误区务必要尽快破除。

  遵循“大逻辑”,还要牢记“总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稳中求进”,将其上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这样的新高度,是基于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特点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稳”的重点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改革之路亦从无坦途。从“三去一降一补”的系统工程,到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有效破解难题、清除积弊,不可能一蹴而就。啃下改革的“硬骨头”,尤需谋定而动、顺势而为,“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统筹好宏观、中观、微观。对于眼下一些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可能存在一刀切、用力过猛、误伤实体经济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更加精准发力;对近期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新兴经济体金融波动等外部因素可能带来的冲击,需要密切关注做好应对预案。守住“稳”的大局,坚定“进”的方向,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我们就能不断扩大经济向好态势,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