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二代”连泰瑞:为两岸文创“搭座桥”
新华社上海8月24日电(记者潘清)连泰瑞是位地地道道的“台二代”。不过与其他子承父业的台商相比,连泰瑞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父亲耗费心血打造的服装商标“麦可将”,如今成了两岸文创界耳熟能详的园区品牌。
作为最早来大陆打拼的台商之一,连父1992年就在上海闵行区七宝镇投资建设麦可将服装厂。伴随上海商务成本提升,2009年麦可将工厂迁址江西,原厂房改成了用于出租的办公楼,交给连泰瑞打理。
看着车来车往、尘土飞扬,年轻的连泰瑞不甘心守着老旧办公楼、靠老一辈打下的江山舒服地过日子。
大陆产业升级,台商也纷纷谋求转型。麦可将和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从台北酒厂转型华山文创园的案例中得到启示,连泰瑞将目光瞄准了在台湾有传统优势、在大陆有良好前景的文创产业。2015年下半年,老厂区“变身”麦可将文创园。
在闵行区台办的帮助和支持下,几年间麦可将陆续吸引40家两岸文创企业入驻,分别处于草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且分布于陶瓷、玻璃、皮革、木工、黏土、铁艺等不同文创业态。在台湾颇具知名度的“纸箱王”,也选择在麦可将设立其大陆旗舰店。
“麦可将当的不只是房东,更是附加值服务的提供者。”连泰瑞介绍,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运营办法制定、管理团队输出、人才媒介辅导、广告宣传策划等服务,更通过免费组团参展、举办文创市集等方式,助其拓展知名度和营销通路。
连泰瑞涉足文创产业,恰好契合大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
“对早期来大陆创业的台商而言,传统产业已成"红海",急需寻找持续发展的活水源泉。”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李政宏说,文创能与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这无疑也是大陆台商转型升级的重要选项。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上海也将文创视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上海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逾37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2%。
去年12月上海出台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文创50条”。按照规划,未来五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左右,2030年达到18%左右。2035年,上海将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在连泰瑞看来,大陆包括上海加快发展文创产业需要大量人才。文创是台湾的优势产业,但目前面临人才饱和、市场萎缩的状况。“两岸文创产业的互补效应,将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文创人才到大陆发展。”连泰瑞说,这为自己和麦可将提供了机会。
连泰瑞做过调查,台湾各大高校的文创相关科系每年可贡献约1万名毕业生,大陆文创产业的发展前景对他们有相当大吸引力。这两年,连泰瑞赴多所台湾高校宣传,吸引学生到麦可将文创园实习。今年6月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赴台举办第二届征才博览会,麦可将也携50多个职位现身其中。
得益于产业集聚效应,麦可将文创园的出租率和租金水平稳步提高,开业仅一年多已略有盈余。今年,麦可将文创园获得了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
越来越多台湾文创业者将麦可将文创园视为“试水”大陆市场的首站。同样是“台二代”的林敬准看好新生代舒缓职场压力的需求,与父亲一起创立制作微景观盆栽的“一盏绿”,在麦可将文创园租下了一个经过改建的集装箱,作为展售实体店。
两岸文创企业纷至沓来,面积有限的麦可将文创园已难以容纳。眼下,连泰瑞正在闵行区台办协助下着手扩大园区规模。
“麦可将是为两岸文创搭起的一座"桥"。我希望未来这座桥能更宽、更通畅。”连泰瑞说。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iPhone 接入汽车:苹果未来的勃勃野心
智能时代/阅读:21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智能时代/阅读:14 -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节省,但是难以普及
智能时代/阅读:9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