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四部曲

美丽说/2018-09-26/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2014年10月23日,中国推荐的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新一任秘书长。 视觉中国 2018年8月24日,在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训练基地,“和平使命-2018”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开幕。 视觉中国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郭旭阳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 ...

  2014年10月23日,中国推荐的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新一任秘书长。 视觉中国

  2018年8月24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训练基地,“和平使命-2018”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开幕。

  视觉中国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郭旭阳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第2758号决议,标志着中国真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国全面且深度融入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占当时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加入,也使得联合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最具普遍性与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978年,在国际层面美苏两极对峙,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背景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则真正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启了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事务的崭新局面。

  今年恰逢中国推行改革开放40年,回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互动的40年历程,其呈现逐步全面且深度融入并相互促进的状态。从刚开始的谨慎观察和学习国际组织运作,到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和贡献中国力量,再到近来主动补充国际组织与世界秩序的不足,促进世界向着更加均衡普惠方向发展,中国与世界主要国际组织间关系发生了深刻且积极的变化,生动展现了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进程。

  全面参与和学习

  中国在新历史征程中的发展离不开以国际组织为主要依托的多边平台,同时,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贡献。世界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国际组织的运作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参与熟悉国际组织运作,逐步学习和融入。

  改革开放后,中国告别了以往带有较为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对外交往方式,同时在两极对立的冷战环境下,中国与国际组织接触很少,参与度也相对有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步伐和范围都在加速,从而逐步全面参与到国际组织活动中来。

  改革开放使得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因此相应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侧重与经济类国际组织建立正式关系。如1978年年末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展合作援助项目;198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并恢复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同年5月,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这使得中国在国内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背景下,能够尽可能获得来自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援助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同时,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联合国各大主要事务中的活动可以概括为逐步学习与适应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网络,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主要的专门机构。

  中国于1979年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并于1982年加入该委员会(即后来的人权理事会)。1979年,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外,以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典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没有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关于维和行动决议的投票,同时也不对维和行动承担财政义务,明显处在观察阶段。

  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则开始逐步参与维和行动。1981年,中国提出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并承担其相应费用,直到1989年,中国开始真正参与到维和行动中。因此在加入初期,中国更多是观察与学习的过程,熟悉这些具体国际组织的职能与运作方式,实际成效等。

  另外,在作为联合国主要司法机构的国际法院,根据一般惯例,国际法院中一般会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民担任法官。但受制于各种原因,新中国在1967年至1984年间,却没有任何法官候选人参加该法院法官选举。虽然我国没有接受该法院强制管辖权,但有本国国民出任国际法院法官职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体现本国国际地位和维护国际法治的标志。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增长以及对于国际法的重视,倪征燠先生终于于1984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以及第39届联大以绝对多数票成功当选国际法院法官,填补了新中国在该职位上的长期空缺。

  正如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吴学谦在当时中国国际法学会上的致辞所说:“倪教授的顺利当选,引起了世界各国和法学界的普遍重视。它表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法律上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

  深度融入与积极谋划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开始全面与国际社会接轨,参与国际组织的广度与深度皆前所未有。同时,中国不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现有国际组织,而且还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主动谋划地区国际组织战略,初步建立起了中国周边的地区组织网络。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无疑在其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注意到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权威性,以及建立国际秩序中的规范作用。在具体参与过程中,逐步认识并明确联合国在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中心地位。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常设的国际经贸领域重要的国际组织。1995年7月1日,该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观察员。此后中国经历了6年的艰辛谈判,直到2001年中国才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尽管历程较为曲折漫长,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在经济领域开放并且融入世界自由贸易秩序体系,为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支持。

  正如中国当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的龙永图先生所言:“我觉得我们入世实际上标志着我们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是重大的历史进程重新又开始了。”

  此外,苏联解体后,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显现在中国北方及西北边境地区,诸多跨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应对新形势的需要,1996年,中、俄、哈、吉、塔在上海正式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上海五国”机制应运而生。该机制在解决遗留边界问题,打击三股势力,开展经济合作,加强五国协调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以及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合作内容也逐步由安全扩展到各国领域。在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成员同乌兹别克斯坦一道,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标志着“上海五国机制”正式升级为常设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为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此后,该组织不仅在解决边界争端,打击三股势力等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在能源、人文等各领域深入合作。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良性互动

  中国作为国际组织成员国,在通过财政、技术、制度完善等方面为国际组织以及自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同时,通过更多中国籍职员任职于国际组织的方式支持国际组织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形式。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显著增加,中国向各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也有大幅度增加。中国与国际组织呈现积极且良性互动的局面。

  从联合国来看,当下中国给联合国缴纳的会费比例已经占到7.921%,是联合国成员国中第三大会费缴纳国。这在客观上为更多中国籍人员到国际组织任职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出任国际组织一把手的中国籍人士共4位,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和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孟宏伟。

  从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历史进程中看,相对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籍职员任职联合国的人数已经有很大进展。作为联合国里系统的中国籍高官,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是目前联合国系统内,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国际公务员,他认为,包括他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国际机构获任高级职位,是中国软实力增强的表现。

  今年恰逢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70周年,这也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第28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向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派遣包括维和部队、专家以及维和警察在内人员超过3.5万人次。

  我国由初期的观察,到小范围参与,不派出武装部队,再到全方位参与维和行动,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中第二大维和经费贡献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这一方面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也为稳定地区局势,防止冲突升级,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保障人权领域和发展领域也是如此。

  笔者采访了一位现就职于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中国籍职员,在谈到作为该组织成员国的中国在其中的贡献时,他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旨在帮助世界上那些无法生产和获得粮食的人和家庭,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组织。

  中国自1979年正式参加该组织活动,从最初的需要该组织为中国提供粮食援助和支持,到2006年结束其在华常规粮食援助项目,中国通过努力已经使得7亿多人脱离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他还强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减贫以及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发展经验值得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因此,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成为该组织全球卓越中心,专门针对南南合作,将中国的减贫和发展经验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如减灾防灾技术与经验、农业技术,并应有关国家要求来华进行有针对的培训与考察。

  此外,中国作为成员国,近十年来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几乎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近年来中东以及非洲局部地区冲突及突发事件增多,难民等社会问题严重,中国对该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新兴国家所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样一个中国与世界体系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国际组织平台积极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同时以发展中的和平大国所具有的担当力所能及地参与和完善国际组织制度体系,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但现有多边金融机制无法满足多数亚洲国家在此方面的需求,缺口巨大。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发展中国家。顺应现实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中国宣布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

  作为目前已有涵盖五大洲的8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其宗旨理念服务于解决亚洲落后基础设施与融资能力问题,治理与投票机制体现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等内容,鲜明体现出中国所秉持的道义为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义利观”。

  亚投行的实践也已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倡议完全是基于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互信基础上的共商共建共享,旨在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中国倡导设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组织目前已经成为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从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逐步向世界开放,通过加入并积极参与各类普遍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方式,逐步融入到世界体系中。

  从政治、安全、经济扩展到文化、金融、互联网、能源、技术、气候变化等各个领域,从联合国到各个专门机构,从世界贸易组织到上合组织、亚投行,中国在逐步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中,深嵌在国际组织编织的国际事务网络中,从规则的学习者、参与者逐步发展到规则的调整完善者。各类国际组织在支持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在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与智慧。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责任编辑:王硕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