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今日焦点热线羊小咩享花卡额度提现秒到方法!急用钱的点进来!

美丽说/2021-10-11/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如果不是上海当年下决心搞芯片 2011年,64岁的上海芯片产业奠基人江上舟,走到了人生尽头。 弥留之际,他始终放心不下中国的芯片事业。 直到有人在他耳边大喊一声光刻机,他才睁开了眼睛。但最终,还是抱憾离去。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 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 ...

如果不是上海当年下决心搞芯片……

2011年,64岁的上海芯片产业奠基人江上舟,走到了人生尽头。

弥留之际,他始终放心不下中国的芯片事业。

直到有人在他耳边大喊一声——“光刻机”,他才睁开了眼睛。但最终,还是抱憾离去。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

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或者是老工业基地,纺织业发达。

但其实,今天的上海,更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排头兵!

上海的芯片产业有多牛呢?

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的集成电路产值超过2000亿元,全国占比22%。

乍一看,这数据好像也不咋地,但枯燥的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上海已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设备,芯片产业链五大关键领域,上海均有龙头企业布局。

紫光展锐、中芯国际、中微公司、上海微电子、上海新昇……这些普通人听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却代表了中国芯片产业在不同领域突破封锁的希望。

以中芯国际为例,它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够提供14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厂,7纳米也在全力冲刺。

除了中芯国际,上海还有华虹半导体。

这是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中,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分列世界第五和第六。

在华为海思受限后,全球十大芯片厂商中已找不到一家大陆企业。目前,最有可能替补海思的,是总部位于上海的紫光展锐。

最新数据显示,紫光展锐在手机芯片市场上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联发科、高通和苹果。

上海对于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影响力,还远不止于此。

在我们被卡脖子最严重的两个领域——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上海都有布局,有的甚至代表了突围的最大希望。

以光刻机为例,上海微电子是中国唯一的光刻机巨头,有望在2021-2022年交付首台国产28纳米工艺光刻机。

一旦顺利交付,将是国内半导体产业史上的一座丰碑。

上海在蚀刻机上的突破,更是鼓舞人心。早在2018年,中微公司就研制出世界首台5纳米等离子蚀刻机。

目前,该公司的设备已成功进入台积电等国际一流厂商的生产线。

半导体硅片是生产芯片的基础材料。2017年之前,国内300mm半导体硅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信越化学、SUMCO(三菱住友)等少数日本厂商,垄断了全球一半以上市场。

直到2018年,沪硅产业旗下子公司上海新昇,成功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才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

可以说,今天的上海,撑起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半边天,在某些领域,甚至是全国唯一的希望。

但就是这样一个上海,几年前,还被很多人嘲笑:错失了互联网行业。

2018年,一篇名为《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的文章,在网上刷屏。

文章认为,上海正在为它的保守付出代价,因为错失互联网,属于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已经谢幕。

这篇文章的观点代表了当时许多人的看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上海也确实显得有些寂寥。

与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北京有百度、京东等相比,上海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互联网巨头。

不过,说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也并不客观。毕竟,这里也出过易趣、土豆等,至今还活跃着拼多多、饿了么和B站。

但热闹的互联网之外,上海人还有更多的深谋远虑。

若是回顾1999年,大多数人会联想到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那一年,马云创办阿里,马化腾推出了QQ。

但其实,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原信息产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集成电路“十五”战略规划研讨会,准备花5年时间建两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

对于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下,刚经历了908/909工程失败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讲,这已经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但来自上海的江上舟,却打破会上弥漫的悲观情绪,一举提出:“十五”期间,上海要建十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

整个会场一片哗然。要知道,此前16年,举全国之力也才搞成了一条。

江上舟看似疯狂的发言,背后代表了上海对于产业转型的决心。

1998年,41岁的江上舟,从海南调任上海经委副主任时,这个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正经历国企改革、百万工人大下岗的阵痛。

纺织、钢铁、石化……这些昔日曾给上海带来荣耀的传统行业,逐渐成为历史的包袱。上海的未来要靠高科技和新兴产业,这已成为当时决策层的共识。

江上舟的任务,就是为上海筛选出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便是其一。

他通过复盘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的历史,并比较上海的优劣势后,向上海决策层建言:在浦东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3倍于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

在江上舟看来:

华人在半导体产业的能力,世界数一数二,而上海又是最受国际资本青睐的内地城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只要张开怀抱,未来一定能超越中国台湾。

但半导体是个烧钱的行业,光靠上海一家,独木难支,必须寻求国家的产业支持。

于是,那年7月到10月,江上舟与海外专家马启元,频频通电话,商讨振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大计。

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官员的努力下,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18号文件,首次制定了振兴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并对相关企业实施税收优惠。

18号文件掀起了海外华人归国、投资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热潮,其中就包括张汝京。

2000年,被迫放弃世大半导体、离开台湾的张汝京,打算到对岸寻找事业的第二春。他一共物色了三座城市:香港、北京和上海。

在香港,他因土地问题而铩羽,到了北京,只有一位无法拍板的人陪同。而在上海,不但有大领导当场拍板,市长徐匡迪还亲自带他考察浦东,并放话: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