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4亿支牙刷的倍加洁冲击A股 重度依赖海外代工
中华PE:
你手里正在使用的某些品牌牙刷,也许正是江苏扬州倍加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倍加洁)生产出来的,只不过没印上倍加洁的logo。倍加洁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状态,无论给国外客户做代工,还是国内客户做贴牌,倍加洁的商业逻辑是只负责生产,不负责渠道,纯粹赚点手工钱。
事实上,代工厂能落到口袋里的钱寥寥无几。斑马消费根据倍加洁披露的招股书测算,2016年,倍加洁每做出1把牙刷,毛利润只有3毛钱。
目前外资品牌在国内牙刷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本土领军品牌正在奋起追赶,包括倍加洁的ODM客户舒客、云南白药(102.380, 0.30, 0.29%)、冷酸灵等知名品牌,但往往“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倍加洁采取“鸵鸟政策”,只想保着自己3毛钱一支的毛利,恐怕并不是长久之计。
每支牙刷毛利3毛钱
20年前,倍加洁创始人张文生把创业标的选在了看着不起眼、但每天必须用到的牙刷上面。
他创立的明星牙刷(倍加洁前身)与彼时风靡全国的三笑牙刷,都位于扬州的杭集镇上,每年全国近8成的牙刷都出自这里。
2000年三笑牙刷被美国高露洁收购,凭借高露洁在全球的渠道网络,三笑牙刷成为高露洁全球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代工、贴牌成为当时杭集镇牙刷工厂的主要业务。
倍加洁靠ODM发家,这家工厂的牙刷出口量一直保持在国内前列。
做牙刷赚不赚钱?严格意义上来讲,需要靠规模化的产量来拼利润。
2016年是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规模最大的一年,当年卖出4亿支牙刷,获得销售收入4.5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成左右。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当年倍加洁的牙刷国内销售单价为1.18元/支,海外单价为1.01元/支,单位成本分别为0.82元/支和0.74元/支。
这样算下来,一支牙刷的毛利润为3毛钱。
倍加洁主要依靠ODM代工,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也较高。
虽然倍加洁也有自主品牌业务,但报告期内的营收占比并不大。2014至2017年1至6月,自主品牌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72亿元、0.72亿元、0.81亿元和0.40亿元。
长期以来,这家公司对海外市场较为倚重,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52%、45.78%、47.27%及 49.49%。
低价之路恐越走越窄
中国牙刷市场有一个共性,比如生产5支牙刷,一定有4支出口。抢占海外市场能让企业赚得盆满钵丰,这背后也暗藏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斑马消费注意到,出口贸易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背后,靠的是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环境发生变化,出口企业的业务越发难做。
至今,牙刷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依靠优化生产工序、提升工作效率,仍然不太可能将人员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消化掉。
倍加洁位列国产牙刷第一阵营,同样面临两难的选择。
倍加洁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末,职工人数分别为1572人、1519人、1661人和1675人,员工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应付职工薪酬方面,还是有大幅波动,2014至2017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1115.14万元、1235.42万元、1837.70万元和1300.07万元。
除了人力成本,牙刷成本还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以及进项税转出等,其中直接材料一直在60%左右,而且逐年微增。
上述因素暴露出倍加洁受成本压制等原因,想提价而不能大幅提价的苦恼。尽管,一支牙刷的单位成本从2014年的0.77元/支升至0.82元/支。
就拿牙刷产品来看,国内销售单价从2014年的1.10元/支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1.23元/支,国外销售单价同期0.91元/支和1.13元/支,提价幅度有限。
最关键的是,虽然成本已在上升,如果轻微的价格调整会损失大量客户,尤其以出口为主的牙刷企业,加上不断提升的人民币汇率使得牙刷出厂价格变相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
这也可能是报告期内,倍加洁外销业务持续波动的重要原因。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激光大灯驾临 i8,宝马掀起新车灯时代序幕
互联信息/阅读:13 -
搭上汽车,它不是当年的 Android 了
互联信息/阅读:15 -
Model X 细节揭晓,Model S 将推全时四驱版
互联信息/阅读:14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25 万元预定 Model S/Model X
互联信息/阅读:12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