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长城内外是故乡

美丽说/2018-05-30/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张谷林先生的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 原题:长城内外是故乡 ——新时代长城精神的根魂梦 王兆雷 5月23日,由法治周末报社主办的“新时代长城精神”和《论中华魂与根文化》专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中央党校文史部、人民日报社、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

  张谷林先生的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

  原题:长城内外是故乡

  ——新时代长城精神的根魂梦

  王兆雷

  5月23日,由法治周末报社主办的“新时代长城精神”和《论中华魂与根文化》专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中央党校文史部、人民日报社、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交通运输部党校、西北政法大学、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周刊》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长城文化研究者张谷林先生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的创作理念,以及在国家文物局罗哲文教授、国家图书馆徐自强研究员大力支持和学术指导下的创作历程。

  “两位老师结合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主旨,将专著命名为《论中华魂与根文化》,并题写书名,作出长篇"书评代序"。这也是我探索新时代长城精神,十五年如一日完成这部专著的巨大动力。”张谷林先生说。

  据了解,《论中华魂与根文化》是探索中华大文化观的原创专著,共三卷,132万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以“中国通史”类图书经销。

  它是首部以长城与中轴线文化遗产为标志符号,创新集合论证了:中华人类千百万年以长城峰岭文化现象为生存主线连贯的历史脉络;以民族根、文化魂、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生存主线连贯的历史脉络;为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和现实,提供了中华民族本源性的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文明观意识信仰思维原理体系的专著。

  同时,该专著论述了“中华魂与根文化”基本含义,即“忧患崇拜,天人合一,富强梦想,大同世界,以人为本,多民族融合,清纯亲密奉献,生存和谐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走好新的长征路,注重培养民族精神,特别是弘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国歌精神、弘扬长城精神。

  他还一再深刻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更好地发挥长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长城精神在中华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象征,尤其是五四新文化(300336,股吧)运动后,在全民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性变革时期,它是唯一一个由全国民众自发组织、回归、认同、向往的历史与文化的标识。

  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长城文化具有凝聚民族共识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要在精神上强大、文化上复兴,新时代长城精神无疑是践行中国梦最好的历史文化标识。

  与会专家梳理了新时代长城精神与中华根、魂、梦中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本源性的长城精神文化为出发点,修复、涵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新时代长城精神,并总结了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的“六个有利于观点”,即:有利于全球华人认识生存意识的本源轨迹;有利于两岸三地同胞坚守同一祖先的信仰;有利于中国人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深度了解中华和平友善的大文化观;有利于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的历史和文化轨迹;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87年,张谷林先生到埃及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因中国考古界发掘了7000年以上的红山文化,受到了埃及考古界权威人物的当面赞扬,说“这一来,你们中国的历史超过了我们”。

  在参观的同时,有这么一个宏大的课题引起了张谷林先生的思索:从7000年前(中华文明或许更早)到现在,中华文明是靠什么样的文化支撑才能一脉相承、延绵不绝?支撑中华文化厚德载物、博大精深的魂与根到底是什么?

  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思索,才有了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的诞生。该专著集成中国长城峰岭文化、中国长城精神、中华天文化和玉文化、全民族中轴线文化、北京三堡村石像文化这五个维度,用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魂、根、梦理论,纵横万里,跨越千年,有一种“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气度,包罗万象、气象万千。读来让人爱不释手,同时引起了读者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止于至善这些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共识和共鸣。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振北大将”檀道济要北伐收复中原,可是皇帝误听了奸臣的谗言,檀道济最终被奸臣所害。临去世前,檀道济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不要自毁长城。自毁长城引申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破坏自己的事业。长城,比喻自己的事业。由此可见,长城精神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具有中华文化的寓意了。

  一部长城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历史的缩影。“黄河欢笑长城喜,举国欢腾庆胜利”“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永不倒”“爱我中华、修我长城”(1984年,习仲勋、邓小平先后为长城题词)“国歌精神”“长城精神”“长城内外是故乡”。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和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心里,作为我们践行中华梦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

  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心理诉求、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比如,热爱和平、忠孝国家、同修仁德、遵守信义、济弱扶倾等观念。到了今天,这些观念在国际交流中更加需要,还在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可谓意义深远。中华民族正因为有这些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念,所以才能延绵不绝,厚德载物。这就是《论中华魂与根文化》所论述的魂与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与会专家认为,张谷林先生在践行“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讲好中国故事”,对中华悠久传统文化进行了梳理、修复、涵养、教化、弘扬,这种十五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其专著《论中华魂与根文化》,为凝聚共识、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历史的依据和文化的大道。

  南宋末年一代大师郑所南画了一幅名画《兰花》,这株兰花花叶萧条,毫无生机,而且没有根土,寓意宋朝土地已经被元朝掠夺,警示后人不要做无根的民族。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元朝在入主中原不到100年,又一个强大的明朝崛起了,兼容并蓄地包容了元朝的文化,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

  与会专家认为,新时代,新气象,中华儿女更应同心同德,从容涵养中华文化的文化根基。

  美国有一位具有单边思维的学者这样论述: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某些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进行有意布局和渗透,比如:拜金主义、纸醉金迷、及时享乐、信仰缺失、色情渲染等有害的价值取向,经网络谣言、新自媒体大肆放大,严重污染了我们文化的氛围。

  十八大以来,国家及时出手,正确引导。文化的观念在向上向善的方向有力推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响应。如春风化雨,春风化育。久久为功,久久为善。

  一代先贤顾炎武的千古名言:文章须有益于天下。“新时代长城精神”和《论中华魂与根文化》正是秉承这种观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历史依据和文化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不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信仰。

  当前,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学校教育、党的建设、网上舆情都需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光彩,光宣文化,以文化育。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施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涵养。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时代,我们不能自毁长城。应尽快编撰出《论中华魂与根文化》专著的简易读本,成为领导干部及大、中、小学辅导读本和爱国主义题材,这样有益于中华民族和海外同胞凝聚共识。新时代需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华文明和平友善的文化观,梳理中华大文化和大历史的背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转化为中国智慧,完善“新时代长城精神”与中华根魂梦文化原理体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郑少东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