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滇池水质摘劣帽,一湖清水正归来

美丽说/2019-01-21/ 分类:智能时代/阅读:
昆明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 张娜 李强 把面包掰成小块,向空中一扔,不等落地,就已被成群结队、盘旋在侧的鸟儿抢食一空,看它们或停在水面,或飞上枝头,或继续滑翔在湖光山色之间…… 站在开阔的海埂大坝上,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滇池的采访从与这 ...

  昆明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 张娜 李强

  把面包掰成小块,向空中一扔,不等落地,就已被成群结队、盘旋在侧的鸟儿抢食一空,看它们或停在水面,或飞上枝头,或继续滑翔在湖光山色之间……

  站在开阔的海埂大坝上,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滇池的采访从与这群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开始。观鸥、喂鸥、嬉鸥,不仅是昆明人,也是每一个来昆明的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儿。

  远处,蔚蓝之下,峰峦起伏的西山如同睡美人一样静卧在一汪碧波之上。水连着山,山接着天,清风徐徐,山水怡然。

  水环境的改善,让滇池再度聚集人气。

  然而,很难想像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曾可“捞鱼捉虾、淘米洗菜”的滇池,水质急剧恶化,一度成为劣五类水。蓝藻爆发时,滇池“投石难沉”,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尤其到了夏季,气温升高,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死亡、腐烂、酸臭,滇池前几年甚至成了“臭湖”。由于死亡藻类太多,湖面板结,甚至有老鼠在湖面飞奔。昆明当地人对滇池都唯恐避之不及,味儿太大!曾经水产资源丰富的滇池,因水质被严重污染,生物群种结构也发生了不良变化,据说滇池中的“土著鱼”只剩下4种了。上世纪90年代初,滇池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滇池本来是云南特别是昆明的一颗明珠,现在反而成了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块伤疤,损失实在太大了”,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这为昆明做好滇池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还滇池一湖清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昆明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昆明上下坚持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工程,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以推进滇池及滇池流域减量发展为重点,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采访时发现,经过昆明人的不懈努力,滇池水质明显好转,总体水质摘掉了劣V类的帽子。2018年1至10月,滇池全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为57.5,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总体水质达到IV类。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尹家屏告诉本报记者,“与2015年同期相比,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了10.6%,主要指标中,水体透明度上升8.3%。”

  水质的持续改善也给滇池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采访中,本报记者听闻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重现滇池。“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开始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达到28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38种。随着滇池水质的好转,滇池里的鱼虾也多了起来。”尹家屏言语中透露出一份“治滇人”的欣慰。

  更令人欣喜的是,捞鱼河湿地、海东湿地等3600多公顷湖滨生态湿地上榜央视“中国最美湿地”评选。环滇池的很多湿地公园成为昆明市市民、中外游客赏景休闲的好去处。

  位于昆明环湖东路的捞鱼河湿地公园是记者探访滇池治理成效的第一站,这里还是打卡昆明的网红景点。

  刚步入公园大门,一大片“水上森林”便映入记者的眼帘,杉树林立林中栖鸟、林下有水、水中有鱼、水流回环,漫步其间,有醉氧之感。

  “这里距城中心不远,却远离城市的喧嚣,赏花、观鱼、喂鸟、健走,空气新鲜,尤其周末,来这里的市民更多,来晚了都找不到停车位。”随行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环保局孟秋云边走边自豪地说。

  长期在这里工作的她讲起捞鱼河湿地公园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

  捞鱼河湿地公园是一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湿地公园。上个世纪,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昆明滇池湿地逐渐变为鱼塘、农田,滇池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水质逐渐变差。近年来,随着滇池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这里形成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竖起一道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捞鱼河湿地公园只是滇池周边众多湿地公园中的一个,也是滇池治理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如今,滇池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逐步显现,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中华龙舟赛等赛事都已在滇池边成功举办。

  从西山放眼望去,浩瀚滇池尽收眼底,堪称壮观,难怪千古名篇争相称颂,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里就有这样描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从地理形态上看,滇池,南北长,中间宽,形似月牙,有309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是典型的半封闭式的宽浅型湖泊。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历史上的滇池,“苇丛密布,波光柳色,鱼跃鹭飞”,一直是观光、避暑的胜地。

  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还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滇文化,3万年前,昆明人就在滇池周边繁衍生息;2800多年前,古滇国在这里铸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1250多年前南诏国拓东筑城,开启了昆明建城史的新篇章。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句常被用来形容昆明宜人气候的诗,也暗藏着对滇池的在赞美。在昆明人看来,滇池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古往今来一直在调节着昆明的气候,昆明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是全国年温差最小的城市。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不仅成就了昆明半城山色半城水的美景,也成就了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春城”美誉。

  滇池净,昆明美!滇池清,昆明兴!

  保护治理好滇池不仅是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

  滇池清如许,昆明诚可期!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金豪资讯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金豪资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