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莎士比亚 一个国王要在三个儿子中选一个王位继承人。他给三兄弟每人发了一颗花的种子,看谁种得好就选谁。 种子拿回去,三人都种上了。到了约定的时间,三兄弟端着自己的花盆去见国王。国王看见老大、老二的花苗都长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于是,他把王位传给了老三。 答案很简单,三颗种子都是煮过的!国王要考验他们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老大、老二自作聪明,偷偷换了种子,结果反而让“糊涂人”老三“拣”了王位。谁是真聪明,谁是假聪明,那就不言而喻了。 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真正的智者像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不争不抢,看似糊涂,实际上是智慧的象征。做人,真正的高明,往往从以下这两个“糊涂”开始!
清朝第一怪人、身居“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收到堂弟寄来的一封信。 信里说,家里人为了跟邻居争一段墙基的归属权闹到了衙门,希望他能出面跟官府说情。 郑板桥读完后立即回信:“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还为此特地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并解释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一种装“糊涂”,而且还“有模有样”,因此嘴里说的虽是“糊涂话”,脸上呈现的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因此,“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高超的“智慧”,是人类适应社会的一种“高超而巧妙的方式”。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难免会遇到感觉尴尬的状况,这时人们就可以借助于“难得糊涂”,佯装不知,拒不表态,或者作一些模凌两可的、令人糊里糊涂的姿态,因而逃避复杂的、困难的状况。 因此可以说,“糊涂”是人的一种别样的“老练”和“聪明”。假如一个人面对棘手的状况,只知硬碰硬,不知巧妙地迂回前进,那么就容易使生活、内心失去平衡,使自己深陷在生活的困境之中。
糊涂的学问,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容易学到的。多数人喜欢充当智者,不愿装糊涂,更不愿让他人说自己是个糊涂虫。 《菜根谭》有言:“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是小事装糊涂,大事不含糊,而不是事事都糊涂。 苏轼的《洗儿》诗里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诗很浅白,希望儿子遇事不激进,愚钝糊涂、憨直一些,避免卷入争端,远离是非,一生大智若愚,平安喜乐做高官。 苏轼和王安石两人都是旷世奇才,清正廉明,只是政见背道而驰,所以在官场上针锋相对。 熙宁二年,王安石准备改革科举考试,请求开办学校,在科举考试中废除诗、赋等科目,专考经、义、论、策。苏轼随即上奏朝廷表示反对。 王安石怒不可遏,说:“苏轼才高,但所学不正”,最终宋神宗听从王安石意见,罢黜了苏轼。 元丰元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诬陷,而锒铛入狱,择期问斩,除苏辙外,无人为其辩护。 此时,身处江宁的王安石,立刻上书给宋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才为国家保住了一位人才,为后世保住了一名文豪。 出走半生的苏轼大难不死悟出糊涂的重要性,感慨若要人生通达幸福,恰须适当糊涂,所以才期盼自己孩子“愚且鲁”。
事实上,真正的聪明,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聪明,明察秋毫却含而不露。如果你想做一个真聪明的人,就一定要学“糊涂”,偶尔的糊涂、暂时的保守,不仅可以省去许多的烦心事,更可以省去不少时间,让自己尽情享受生活。 他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就不会有统一的德国。因为他提出的“铁血政策”,德国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1870年击败法国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最终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他曾一度被称作是“德国的建筑师”、“德国的领航员”。他就是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想要让奥地利签署一项条约,这项条约对普鲁士是很有利的,当然它会对奥地利不利,因此为了不遭到拒绝,俾斯麦想出了一个绝好的计谋。 奥地利的谈判代表布洛姆伯爵最拿手的牌戏是QUINZE,他经常表示可以从一个人玩QUINZE的方式来判断此人的性格。这一点俾斯麦早有所知。 谈判的前一天晚上,俾斯麦邀请布洛姆玩牌。后来俾斯麦说:“那是我最后一次玩QUINZE。我玩得非常莽撞,不瞻前顾后,把每个人都吓了一大跳。那次我输得惨不忍睹,但是我却成功地迷惑了布洛姆,因为通过玩牌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人,而且很容易屈服。”因此布洛姆对俾斯麦的评价是:“俾斯麦是一个莽撞又没有头脑的人。” (责任编辑:美丽说) |